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胜利回响]地雷战等战法大显威力

2015-09-02 18:38:48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地雷战等战法大显威力。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战争教育了人民,也动员起人民。尤其是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对群众的充分动员,在战争中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如地雷战、麻雀战等形式就是人民战争的创举。

1940年以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抗日军民以简陋的武器很难进行下面抗击,于是广泛开展地雷战的斗争方式。尤其是在不便于挖地道的山区,地雷战更是阻止日军“扫荡”的重要手段。当时,各根据地兵工厂生产的制式地雷很少,抗日政府便组织下各地家家户户动员起来自己造地雷。很多地雷本身就是家中原来的用具,例如铁壶装上土炸药就是铁雷,石头从中间凿一个洞装上药就是石雷。人称“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地雷战就充分体现了群众的智慧。

在当年被称为“地雷之乡”的山东海阳县,民兵们总共发明了36种地雷,在抗战中共击毙、击伤和俘虏敌人1500多名,缴获各类武器600多件,使鬼子一时谈“雷”色变。小小的地雷,威力却不容小看。一个叫菊池重雄的日军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地雷战使我军官兵精神上受到威胁,使士兵成为残废。尤其是要搬运伤员,如果有6人受伤,那么就有50个士兵失去战斗力。”这个日军军官讲的是实情,因为一个伤兵要几个人抬,还要有人在旁边掩护,一个中队出击后只要被炸伤十几个人便不得不抬着这些伤兵狼狈撤回。

地雷战的广泛开展,使日军一进入根据地就心惊胆战,感到危险无处不在。得知敌人出动“扫荡”时,民兵们马上在其可能前进的道路上巧妙埋设地雷,大路、小路、庄稼地、水渠、沙滩、树木,水缸、灶台上无处不炸。日军连遭打击后,长期龟缩在据点里,一些民兵就“送雷上门”,潜入敌人占领的村镇,把地雷埋在鬼子住所门口或打水的井台、厕所等处,使日军时时胆颤心惊,寝食难安。

充分动员老百姓,是人民战争伟力之所在。除了地雷战、地道战,各根据地军民还开展了麻雀战。刘伯承命名的“麻雀战”,就是民兵小分队像小麻雀啄食那样,三五成群,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东一枪、西一枪,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类似的灵活有效的斗争形式还有很多。比如“堵门战”,就是抗日军民持枪埋伏在敌人碉堡附近,等其一露面就迎头一枪,让日军整天战战兢兢不敢轻易出碉堡,甚至不敢随便探头张望。

新四军活动的苏中地区多是水网地带,军民以木船为主要交通工具,而日军依仗装甲汽艇横行。新四军吸收了来自上海等地的能工巧匠,自制触发式和引发式水雷,在反“扫荡”中炸毁了敌人大量汽艇,大大减杀了日军在长江下游水乡地带的装备和机动力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的历史证明,动员了人民,实行人民战争,就可以弥补武器的差距,把武器占优势的侵略者肥里拖瘦,瘦里拖死。以群众性的游击战为核心的人民战争,是当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最有效的办法。

原标题:[胜利回响]地雷战等战法大显威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