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的新华社
2015-08-31 23:59:24 来源:新华网
时代的喉舌,抗战的号角,一篇篇报道鼓舞抗日军民信心
1931年11月7日,伴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红色中华通讯社宣告成立。土墙瓦房,条件艰苦,年轻的新闻人在抗战的硝烟与战火中起航。
1937年1月,为适应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中社改名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
红中社成立后,播发了大量关于日本进攻中国、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奋起抗战的消息。此后14年的抗战岁月里,正是通过新华社的红色电波,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进程,传遍大江南北。
1937年7月7日晚,卢沟桥的隆隆炮响,震动了每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当晚,新华社电台抄收到这一消息后,由当时的编辑向仲华、左漠野立即向毛泽东同志作了汇报。毛泽东同志看过后,叫秘书拿来一张地图放在桌子上,用放大镜察看。随后对他们说:“你们今晚要继续抄收这方面的消息,不要遗漏,有什么消息,随时送来给我看。”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第二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向全国民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决心,发出了战斗的号角。
南京大屠杀、河北丰润潘家峪惨案、施放毒气和病毒残害中国军民……面对日寇侵华战争的种种暴行,新华社予以坚决的揭露和痛斥。饱含着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满腔爱国热情,从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到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一篇篇激情昂扬的战地消息、通讯和评论,一张张震撼人心的新闻照片,对促进全民族团结抗日、激发斗志,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5年上半年,欧洲战场传来胜利的捷报。中国解放区战场上,也在为夺取最后胜利发起攻势。延安清凉山上,新华社的工作人员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胜利而兴奋忙碌着。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新华社编发出一条急电,通告全国。在连续播发抗战胜利消息的同时,新华社和《解放日报》报道了延安各界热烈欢庆抗战胜利的活动。记者海稜在新闻特写《狂欢之夜》中,生动地反映了延安群众狂欢的场面。
“新华社的建立和发展是同中国革命事业分不开的。”新华社老社长吴冷西曾这样说过,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之下,发挥了它在新闻战线上的作用。在党中央的统一集中的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奋斗!
积极宣传党的抗战主张,担负起党的新闻宣传重任
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最大利益,是新华社一切工作的准则。特别是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鼓舞全民族团结抗日,始终是新华人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等党的重要文件和声明,《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都是经由新华社,传播到全中国乃至世界的。
抗战期间,毛泽东同志不仅多次在新华社电讯稿上“圈圈点点”进行修改,还亲自为新华社撰写新闻稿和评论。其中,著名社论《质问国民党》,以及《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为皖南事变对新华社记者谈话》《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扣》等,都是中国新闻史上闪烁着时代光芒的名篇。毛泽东也被新华社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新华社的首席记者”。
新华社还在延安城内的时候,毛泽东同志时常在夜晚十一二点钟由警卫员提着马灯陪同到新华社来,看当天抄收的国内外电讯,一面看,一面问。
抗战时期,新华社迅速广泛搜集国内外的重要信息,发挥着党中央的“耳目”作用。由于战时条件有限,再加上干扰,当时报务员抄下的外电质量很不稳定。为破译“天书”,译电人员经常切磋讨论,苦练业务,最终摸索出了抄报规律。这些抄收的国内外重要消息,使党中央“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为制定对内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材料。
“一二九”运动后,新华社连续向中央报送了有关运动情况和背景的参考报道,中央最后决定派刘少奇同志到北方局,恢复华北地下党的工作并领导国统区的抗日救亡运动。新华社的参考报道为中央作出这一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手拿笔,一手拿枪,抗战中的新华人英勇冲锋在前
不但会写文章,还要会打仗;白天打游击,晚上写消息;自己背着油印机和笔墨纸张,辗转于斗争前线——这是抗战中的新华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冲锋战斗在对敌斗争的最前沿,在战火中坚持采写新闻和收发电讯,很多同志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何云、李竹如、郁永言、黄君珏、沈蔚、戴烨……这些为国捐躯的新华人中有分社负责人,有深入一线采访的编辑记者,还有技术和后勤人员。各岗位、各工种的新华社工作者,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新闻战歌。
88岁的新华社高级编辑成一感慨万千:“新华社的名字,代表了我们的一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我们在感受幸福的同时,不禁深深怀念那些为新华社事业英勇捐躯的烈士,深深怀念那些把一生献给新华社、却未能看到今日盛况的战友。”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党的新闻队伍在战火中成长,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佳作。范长江的《苏北根据地观感》《苏北建设突飞猛进》、穆青的《雁翎队》、李峰的《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既是那个时代的不朽名篇,也是代代新华人学习的榜样。
伴随事业的迅速发展,抗战时期的新华社机构逐渐健全,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从红中社时,只有主编、编辑两三个人;到抗战胜利时,总社工作人员达到100余人,并在各解放区建立了一系列分支机构,新华社事业已具有相当规模。来自各地的新闻信息每天源源不断地汇总到延安总社,又由这里通过电波发往全国和世界。
在那异常艰苦的岁月里,新华社克服重重困难,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宣传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原标题:抗战烽火中的新华社[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