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南开大学抗战爆发前夕编印教材被重新发现

2015-08-31 19:13:14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8月31日消息(记者张庶卓)8月31日,由光明日报社、南开大学及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东北地理教本》重印本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光明日报社举行。 抗战爆发前夕由南开大学编印的大中小学通用校本教材《东北地理教本》今年7月被重新发现,南开大学和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近日重新修订印刷发行该书,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该教本由时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教授傅恩龄等有识之士带头成立的东北研究会在大量扎实调查研究基础上组织编写完成,于1931年出版。它是当时南开大学、中学、女中、小学通用必读的教科书,是一部充满忧患意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警世之作,被认为是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学校的原因之一。

教本内容具有多方面研究价值,是了解当时东北状况的百科全书式教科书,是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的新史料。教本包括地理、行政、交通、富源、工业、商业、辽东半岛日本租借地、中东铁路公司与南满铁路公司、东北与国际之关系、东北问题之解决方策等15章及2个附录。

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溥介绍,从1927年8月到1929年8月,南开学校至少组织了4次大规模的东北实地考察。其间,师生们搜集了大量资料,撰写了大量调查报告、论文。《南开双周》上开辟了“东北研究”专栏,发表调查成果。“九?一八事变”后,还出版了“日本问题专号”,专门刊登有关东北问题的文章,如:《东北社会情形及教育设施之概况》《日本对中国之侵略政策》《日本之中国研究与中国之日本研究》 《我们要从日本人底铁蹄下夺回东三省的自由》《收复东北是可以等待的事吗》等等。这些调查研究的成果,后来构成了《东北地理教本》的内容。 “当时南开学校举办了一系列抗日活动,如召开济南惨案纪念会、为十九路军抗日募捐、免费招收朝鲜学生、响应‘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示威游行等。《东北地理教本》和南开的一系列抗日活动,使南开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钉。教本被一直认为是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学校的原因之一。”

首发式上,专家学者就《东北地理教本》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展开研讨。全国政协常委、张伯苓先生之孙张元龙介绍说,早在1927年8月,张伯苓组织师生赴东北考察四省情况。他在大连等地亲眼看到了日本人经营满蒙逐步精进深入,受到很大震动。回津后,张伯苓先后在大学部与中学部演讲《东北归来对旅途情形及东北现状的感想》。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刘宋斌指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最害怕的事情之一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和强化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观念。所以,它们在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军事侵略的同时,大肆进行文化侵略,用多种手段散布种种麻醉中国人民爱国意识的谬论,以达到消除中国民众的民族和国家观念,不战而屈中国之兵、让中国民众服服贴贴甘当亡国奴的目的。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历史教研室副主任王学斌指出,该书对东北及周边地区的情况叙述堪称系统。虽名为地理教本,但书中内容已涉及历史人文、地理风俗、行政交通、资源矿产、工业商业、租借地、中东铁路公司、南满铁路公司及周边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局势等诸多方面,资料丰赡,条目明晰,对当时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形的介绍非常全面。中国社科院《抗日战争研究》原主编荣维木、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员柳茂坤、中国社科院党校副校长夏春涛、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侯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梁琪等也在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表示,该书由时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有识之士带头成立的东北研究会在大量扎实调查研究基础上组织编写,是一本充满忧患意识和强烈爱国思想的爱国教科书,不仅向当时许多并不了解东北地区重要性的国内外人士介绍了东北的山川地理,而且从历史和现实层面,以大量的详实资料,全面讲述了东北四省的地理、行政、交通、富藏、工商业、日本租界地、中外移民、日俄美英等列强对中国的野心、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内容,率先系统地揭露了日本侵略东北的野心,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及军事情报价值。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指出,这本书的独特之处,是在地理知识中蕴含了当年南开人强烈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将相对稳定的地理与激烈动荡的时政结合起来,让这本书充溢着明烈的时代感。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特别需要学习和传承这种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责任感,将此寓于我们各自本职的教育工作之中,侵润青年一代,使振兴中华的事业后继有人。

原标题:南开大学抗战爆发前夕编印教材被重新发现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