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七千多英军士兵与传教士的中国军官刘放吾
2015-08-31 15:51: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8月31日电(记者明星)火热的八月,湖南桂阳县仁义镇下元村,一群从省城长沙来的中学生,前来探访抗战名将刘放吾将军的故居。
桂阳县文联主席雷昌仁介绍,刘放吾将军4岁丧父,由其几位兄长扶养大,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他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但最出色的还是仁安羌之战。”雷昌仁说。
1942年4月,刘放吾团长率湖南籍士兵为主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境内以1000人的兵力击溃数倍于己的优势日军,成功解救7500余名英军及眷属、传教士、新闻记者等,取得了仁安羌大捷。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近代首次以团级兵力主动进攻并击溃优势入侵敌军的战例,令英、美军队对中国军人刮目相看,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抗日将士的军心。
据桂阳县史志专家彭广业介绍,当时的情形万分危急。1942年4月,英缅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被日军阻绝于仁安羌,水源断绝,后有追兵,陷于绝境。新38师师长孙立人14日奉上级指示命113团星夜驰援,刘放吾团长16日下午4时率部赶到。
“当时的战况很复杂,4月17日英缅军军长斯利姆将军亲往会晤。18日8时,由于对113团存有疑虑,孙立人将军陪同斯利姆前往视察,刘放吾将他们带到了前方营部,但在去前方的连部时,斯利姆将军觉得危险勉强前往,刘放吾却若无其事且面带笑容,疑虑得以消除。”彭广业说。
刘放吾的113团与英军12辆坦克及配属两门大炮,向平墙河北岸的日军采取两翼包围态势进行攻击,10时肃清日军驻守北岸中队。激战至傍晚6时,收复被占区域,日军后撤待援。英缅军第一师7000人得以向北越过平墙河,美国传教士、各国新闻记者及妇女500余人一并获救。此役毙伤日军官兵1200余人,113团也伤亡官兵500余名,第三营营长张琦壮烈牺牲。
2012年9月16日,93岁高龄的英国退役上尉费兹派翠克携夫人,远渡重洋专程从英国利兹赶到美国华盛顿,向缅甸仁安羌战役中将他及7000多名战友解救的刘放吾将军的子女谢恩。
费兹派翠克留下了两页珍贵的文件,描述他亲眼目睹的战斗场景。其中讲到,他在一个石头建筑内为中国战士包扎伤口,“很多人的胳膊、腿和身体都是枪眼”,“中国士兵的面庞看起来就像上等瓷器一样精致”。
仁安羌之战后,远征军全军陷入日军包围。113团坚守卡萨,掩护第5军撤退,是10万远征军中最后一支离开战场的部队。刘放吾到达印度普拉村时精疲力竭躺在担架上,在盟军医院疗养两个月后才恢复过来。
后来刘放吾去了台湾,1954年1月以少将军阶退役。
长期研究刘放吾将军事迹的雷昌仁介绍,刘放吾到台后担任的是闲差,薪水很少不足以养家活口。
“为了贴补家用,他先找开文具行的朋友商量,但因无本钱而放弃。后在老部下的帮助下,他在屏东开起了煤球店,经常往返屏东、凤山之间,由于经济情况不好,买不起摩托车,只好踏单车在两头跑,生活十分困窘。”雷昌仁介绍。
1963年10月,台湾媒体刊出了一组关于刘放吾将军的报道,还原了“刘放吾任团长救出了菲士廷”的历史真相。在台北经营国泰煤气行的李宜荣因为佩服刘放吾将军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主动帮助刘将军改行做比较轻松又更能赚钱的液化煤气生意。此间,刘将军的孩子们也慢慢成长,可以帮忙家计,经济状况终于得以改善。
仁安羌战役之后50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专门在美国芝加哥向93岁高龄的中国抗日老将军、被称为“英国人的救星”的刘放吾先生致谢,再三感谢他50年前的壮举,英雄头上的光环才不再被尘埃遮掩。台湾当局也给老将军补发了一枚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
刘放吾1994年病逝于美国洛杉矶。
原标题:解救七千多英军士兵与传教士的中国军官刘放吾[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