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大美西藏]雪域文化的千年传承

2015-08-31 09:11:17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央广网拉萨8月31日消息(记者德庆白珍 罗布次仁)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 国家和自治区先后投资近20多亿元,对100余处重点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同时,通过抢救性保护使非特质文化遗产恢复了有效的“活态传承”,为把西藏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奠定了基础。

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达尔唐乡的次旦去年被文化部门正式评定为地区级格萨尔说唱艺人后,参加各类《格萨尔王》演出的机会多了许多。

次旦:13岁被“梦授”格萨尔说唱技艺到今天,我已经能说唱96部格萨尔王传的各大战役了。现在这个艺人被评定,觉得自己被认可,很高兴。

《格萨尔王传》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是世上最长的史诗,也是唯一的“活史诗”。但它仅凭“口口相传”的传承,使格萨尔的原生态保护备受国家重视。

2011年,西藏那曲地区群艺馆被命名为“格萨尔基地”,在这里开展了一次史上最大规模的格萨尔艺人评级、建档工作。那曲地区群艺馆长达瓦顿珠告诉记者,通过这一项工作评定出了71名国家、自治区和地区三级格萨尔说唱艺人。

达瓦顿珠:有71个,格萨尔艺人一个小时的口述史,他们的音频、视频,个人信息、档案全部都在,每个人都做了。国家级的,经费每年有一万块,自治区的有5000块。今年,我们正在做格萨尔遗迹普查,每个县都转,今年全部要弄完。

事实上,早在80年代国家专门成立了《格萨尔王传》抢救办公室,加以抢救整理。至今已经录制完成各类故事近5000小时,并于今年启动了对百名说唱艺人作品数字化录入工作。据了解,十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已经累计投入了1.3 亿余元,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吉吉:到目前为止,西藏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两项是藏戏和格萨尔,2009年同时入选。国家级89项,国家级传承人68名,自治区级项目323个、传承人350个人。还有地市县级名录大概有1000多项。这样的话,西藏四级名录体系基本建成。

同样,国家拨巨款予以保护的还有西藏1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阿里地区扎达县古格遗址是“十二五”期间西藏重点文物保护维修项目之一。扎达县文物局局长洛丹说,通过这项工程可以基本排除古格遗址的险情。

洛丹:从2012年开始,古格遗址的保护工作分三期进行,一期是古格殿堂文物本体的一个保护、二期是殿堂里面壁画修护和保护,第三部分是整个古格遗址山体的保护和排水整治工程。国家投资5000多万,目前为止,基本排除了排水和遗址存在的险情。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任淑琼介绍,50年来,国家累计投资20余亿元,及时修缮和保护了大批文物。同时,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展文化产业,使西藏文化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

任淑琼:到目前为止,全区7个地市的群艺馆都已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县县都实现。 692个乡镇乡乡实现了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应该说建立健全了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文化产业从小到大,去年到了27个亿,占GDP3%的比重。

原标题:[大美西藏]雪域文化的千年传承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