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选手讲述田径赛道故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2015-08-26 12:3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没有那么有趣,没有那么市场化,但田径世锦赛依然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存在。在田径运动不那么受欢迎的中国,鸟巢的上座率依然可观。同样,活跃在世锦赛的赛场上不仅有顶尖高手,也有业余小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继续练习跑、跳、投、掷这些最传统的运动?在本届北京世锦赛期间,北京晨报记者听到许多有趣的经历,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可以感受到,田径运动确实是让人快乐的存在。
主人公:男子十项全能选手阿什顿·伊顿、女子七项全能布瑞安妮
追求突破
“不要瞪大眼睛等待成功,去实实在在做就好,时候到了,你自然就成功了。”
田径赛场不缺乏传奇人物,也不缺少帅哥。十项全能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冠军阿什顿·伊顿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在国内人气平平,但他被诸多外媒描述为最健美的运动员,而他练习田径的原因只有一个,“不停追求更高的目标”。
翻看伊顿的简历,可谓荣誉满满,这位27岁的奥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是室内七项全能、室外十项全能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而这样颇具统治力的表现仍在继续,在北京他的目标依然是卫冕。
这个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孩子从大学开始练习十项全能,这个项目集合了田径赛场上跑、跳、投、掷所有类型。“刚开始我是为了赢得奖学金,后来真正爱上了这个项目。”大学四年时间,阿什顿为了能在十项全能这个项目上取得成绩,每天训练的时间甚至达到12个小时,这种高强度训练练就了他非凡的耐力。也让他赢得了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十项全能冠军头衔。与所有顶尖的运动员一样,阿什顿向往成功,永远希望自己能够有所突破。他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我最尊敬的教练经常对我说:不要瞪大眼睛等待成功,去实实在在做就好,时候到了,你自然就成功了。”
在田径赛场上,伊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伊顿的妻子布瑞安妮是加拿大人,是一位女子七项全能选手,两个人可谓全能赛场的金童玉女。在刚刚结束的女子七项全能比赛中,她获得了银牌,这让加拿大姑娘稍有些失望。原来,她想追赶丈夫的步伐,“我必须得到冠军,才能配得上他,你说是吗?”她开玩笑道。原来两个人约定好创造一个纪录,“成为一对全能的冠军夫妇”。
主人公:加拿大竞走运动员本杰明·索恩
改变观念
“我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让更多加拿大人看到这个项目。”
来自加拿大的竞走运动员本杰明·索恩长相清秀,这位22岁的年轻运动员第二次参加田径世锦赛就夺得了男子20公里竞走的铜牌。也许在诸多田径迷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但他走出1小时19分57秒的成绩创造了加拿大的全国纪录,同时这也是加拿大第一枚竞走项目的奖牌。
无论从人气还是观赏角度来看,竞走都算不上多么有魅力的项目,特别是在欧美国家。本杰明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他练习竞走就是为了改变大家的看法。“我从14岁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竞走,以前我非常喜欢滑雪,这在加拿大是一项很受欢迎的项目,竞争也很激烈。”
当他接触竞走后,仿佛开启了一个新天地。“开始竞走后,我发现这真的很棒,原来我能做得这么好。17岁之后我开始决定认真地练习竞走。”在训练中,本杰明需要自己负担费用。“我需要自己参加训练营,都是我的父母给我出钱。”直到2013年在莫斯科世锦赛获得男子20公里第20名后,本杰明进入加拿大国家队,开始有了免费的教练和资金。“我的父母给我花了一大笔钱,但现在我能够负担我的事业,我已经得到国家队和协会的支持。”
现在,本杰明还是一名大三学生,他的专业是电气工程。虽然竞走在加拿大不是一个人气项目,收入并不高,但在毕业后,他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走下去,改变大家的看法。“我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让更多加拿大人看到这个项目。”本杰明说,他希望自己能够走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希望自己未来能为加拿大获得一枚竞走奥运会奖牌,那也是一种突破。”
主人公:美国记者、田径教练史蒂文
享受生活
“我喜欢田径,除了精彩的比赛之外,大家能一起体验田径的乐趣。”
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除了热爱,田径还是一份工作,但对普通的田径迷来说,田径是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在莫斯科世锦赛期间,本报记者认识了来自美国俄亥俄《每日体育》的记者史蒂文,时隔两年他又来报道世锦赛,这是他报道的第五届田径世锦赛。除了田径记者的身份,史蒂文还是一名业余的田径教练。
在成为田径记者前,史蒂文曾是一名教师,从未有过职业运动员的经历,但是个超级田径迷。20年前偶然的一次志愿经历让他萌生了当田径教练的想法,“那次志愿者的经历让我发现,原来我可以教孩子们练习田径,把我的知识教给他们。”
教练的工作一干就是20年,每一年,史蒂文都会带50名左右的学生练习田径,主要集中在跑、跳项目,很多学生在整个高中三年时间都会跟随他练习。“我主要教高中生,跟我一起训练的都是14岁到18岁孩子,”每周,史蒂文会带他们进行三次训练,安排合适的课程。
虽然从未带出一名职业运动员,但史蒂文帮助不少孩子拿到了大学的奖学金,说到这里,他颇为兴奋:“其实我很希望能够带出一名参加世锦赛或者奥运会的运动员,但没有也没关系。孩子们在业余时间需要做些什么,能够帮助大家学习,同时在运动中不受伤,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在史蒂文身边,有很多和他一样的业余田径教练,他们一起加入业余教练协会,在学校和社区中任教。“在美国,田径不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也只有顶尖运动员能够有赞助,运动员的普遍收入并不高。尽管如此,还有很多人练习田径。”
为了报道北京世锦赛,史蒂文不得不给自己的训练班放了假。“我请了十天的假,孩子们还在家里等我呢。”在去年的美国业余田径教练协会的颁奖中,史蒂文获得了地区最佳教练奖,这让他十分高兴,“我喜欢田径,除了精彩的比赛之外,大家能一起体验田径的乐趣。”北京晨报记者 李昕
原标题:各国选手讲述田径赛道故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