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阅女兵把靴子剪洞:露出溃疡水泡继续训练(图)
2015-08-25 15:37:13 来源:人民网
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9月3日,中国将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式。这是“祀”与“戎”有机结合。阅的是兵,展现的是魂;流下的是汗水,练出的是士气,也树起了中国军人的新标杆。
盛夏流火,正值阅兵前夕的紧张训练期,人民网记者采访曾经亲历阅兵的官兵们,回首那一颗颗强烈的报国之心下的受阅情怀……
2009年阅兵孙启华在检查训练情况。高密 摄
回首1958年阅兵 “走出世界水平”
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水兵,曾经7次参加国庆首都阅兵训练,3次通过天安门广场,先后接受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检阅。他,就是青岛海军潜艇学院退休干部孙启华。
得知我们要电话采访他,孙老早早做足了功课,电话那头,老人的声音中气十足,一说到阅兵,话匣子就再也收不住……
1956年12月,孙启华从山东荣成应征入伍,来到被称之为“渤海的咽喉,京津的门户”——海军长山要塞区,当上了一名海军岸炮兵,当时他只有17岁。1957年年底,上级把组建参加次年国庆阅兵受阅水兵方队的光荣任务交给了海军长山要塞区。一万多名官兵纷纷报名要求参加阅兵训练,在严格的挑选和竞争中,孙启华凭着得天独厚的身材优势,一眼被教练“相中”,光荣地成为国庆受阅水兵方队中的一员。当时,在整个岸炮连200多人中他是唯一被选中的一个。
回首往事,1958年参加阅兵的情景孙老仍历历在目。“1958年初,我们在山东龙口训练,条件比较艰苦,住在老百姓的房子里面,在土操场上练原地训练。到7月份,我们就进北京了。当年没有阅兵村,我们住在天坛公园里,在树下搭帆布帐篷,一个帐篷里面住八个人,祈年殿外面有一块平地,那儿就是训练场地。到9月份预演时,从天坛到天安门广场,受阅官兵都是托枪走着去。”
孙老回忆,十一国庆阅兵那天早晨,大家都睡不着,三点钟就起床,领导怎么动员也不行。吃完早饭,受阅官兵就向天安门进发。海军一共两个方队,一个是大连舰艇学院,还有就是水兵方队,两个方队正好站在军乐团的两侧。八点钟列队完毕,十点钟阅兵正式开始,《东方红》乐曲响起,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那时感动的情不自禁掉下眼泪,但是也不能太激动,怕做错动作,眼泪只能慢慢地流出来,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回想当时的情景,孙老的言谈中仍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经历过若干次阅兵洗礼,有不少小插曲令孙老印象深刻。1984年9月,国庆阅兵前夕,受阅方队正在沙河机场进行紧张训练,突然天气突变,电闪雷鸣,即刻下起了倾盆大雨,其他方队都去帐篷避雨,操场上只剩下水兵方队。作为总教练和方队长,孙老没有下命令让大家停止训练,官兵们的衣服全部湿透,鞋里注满了水,操场的积水也有十多公分深,然而这场大雨却是对战士们意志品质非常难得的锻炼。当时,正好八一电影制片厂在附近拍电影,便把水兵方队在雨中训练的情景用镜头纪录了下来。从此,阅兵村流传出“水兵不怕水”的佳话。
“在一次阅兵训练中,有一位来自南方的小战士,从训练基地到学员驻地行进过程中,他的鞋钉子从鞋底穿出来,扎进脚里。40多分钟的路程,一直忍着疼痛。本来他可以打报告,但是这名小战士没有吭声。回到宿舍的时候,血已经染红他的整个脚掌。为了阅兵的荣誉,战士们就是这样不怕痛苦……”孙老如是说。
对于现在加紧训练的官兵们,孙老寄语:“到训练后期,要注意劳逸结合,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参加阅兵,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扬阅兵精神,走出国威、军威。1958年阅兵训练的口号是‘走出世界水平’,在今天这个世界瞩目的时刻,一定要走出水平,让全国人民高兴,让敌人害怕。”
原标题:受阅女兵把靴子剪洞:露出溃疡水泡继续训练(图)[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