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陈花 重放

2015-08-24 16:05:23 来源:新华网

评论

\

纯手工挖制冬瓜球,更能体现宫廷菜品的精湛制作工艺。

\

黄酒、酒糟、大料、香叶、桂皮、小茴香等等,这是鲁菜必不可少的作料。

\

“看家菜”糟熘鱼片重点在调糟的过程。首先采用二十年以上的陈年黄酒,配上等桂花、枣泥、杏干和头天产的鲜酒糟。在炉边用小火进行搅拌、发酵,用极细的豆包布掉在“梁”上,使醇厚鲜糟慢慢地从袋内渗出……而后采用上好的鲈鱼,去骨、开片。

\

庆云楼以恢复当年传统鲁菜为基础又有所发展,现在以清朝乾隆年间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为基础还原了满汉全席,使得埋藏在历史尘封中的瑰宝得以焕发新的光彩。

\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真迹悬挂在墙上;靠窗而坐可边用餐边欣赏什刹海景色。

\

庆云楼是中国传统木质楼房,全楼大部分采用榫卯结构,突出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感,并且仍然保留着190年前的一间老瓦房。为让食客感受吱吱呀呀木楼梯的年代感,原准备装电梯的天井处巧妙地用灯做装饰。

近日,北京什刹海畔的庆云楼饭庄横幅高悬,张灯结彩。“北京老字号”的金匾终于挂在了这家有着195年历史的老字号门脸儿上。照理说,195年的历史,又是老北京闻名遐迩的“八大楼”之一,这老字号的荣誉称号也忒姗姗来迟了。不过,对于庆云楼来说,陈花重放霜散尽,旧木逢春犹再发,这迟来的称号来得刚刚好。

清道光年间1820年,庆云楼在今天的什刹海银锭桥畔开门营业。这家主打鲁菜的饭庄自开业之初便风华正茂。据史料记载,庆云楼是京城首家专营鲁菜的饭庄,而八大菜系中又以鲁菜为上等席面儿,再配上今天看来都韵味儿十足的什刹海当背景,于是乎,庆云楼很快就成了当时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热门馆子。只可惜,富不过三代,庆云楼的后人后来换了别的营生,原来的骨干厨子也纷纷出徒,在京城“开衙建府”,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八大楼”。庆云楼成了八大楼之一,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干脆连门脸儿也转给了一户朱姓人家。就此,庆云楼消失,成了老北京的一段儿记忆。

话说回来,这家朱姓人家也是个老北京玩家,对老北京文化的热爱一脉相传。虽然在庆云楼住着宽敞,但总觉得,如果能把老

号恢复起来,岂不美哉。

随着什刹海从一处老北京人聚集地慢慢变成了老北京民俗风情热门景点,朱家后人把老宅子腾了出来,复建庆云楼。

从2009年重张至今,庆云楼重新成为什刹海地区的热门馆子。一道道正宗鲁菜被重新端上桌面儿,慕名而来的食客口口相传门庭若市。

如今的庆云楼虽已无法复原两个世纪前的厅堂,但京味儿依旧浓郁。

在新置办的菜单上,总计110道菜,葱烧海参、油焖大虾、香酥鸡、干烧大黄鱼等等鲁菜看家菜都有呈现。重张的庆云楼根据历史资料复原了几十道传统名菜,并且尽量根据古法,因此,做出的味道也是与众不同。

虽然历史上的北京八大楼名噪一时,但今天依旧挂牌营业的只剩三家。所谓京味儿,除了“说的比唱的好听”的北京话外,最直接的莫过于老北京的“色香味儿”。庆云楼重张六年便获“北京老字号”称号,不难看出有关单位重拾京味儿特色文化的良苦用心。

本报记者 阎彤 摄影报道J124

原标题:陈花 重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