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红树林里淘“绿金”越淘越舒心

2015-08-24 14:23:44 来源:新华网

评论

\

红树林旅游区周边的许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

游客在红树林旅游区旅游栈道上行走。

“阿光啊,我们用船出海钓鱼去啦。”8月12日上午,海口市演丰镇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游船码头边,一老一少向正帮忙村民抬船的黄亚光打着招呼。“他们是我大哥和侄子,闲来没事就出去钓鱼当休闲娱乐了。”黄亚光笑着对记者说,“以前天一亮就要去打渔,搞旅游是副业,现在完全反过来了,打渔成了副业,甚至成了我们一些人的休闲活动。”

景区入口处,一顶又一顶蓝色的简易遮阳篷林立,那是长宁头村民们摆起的土特产售卖摊点,长宁头村里,一幢又一幢的新房正在建设或者已经建好,俨然一副“新村”气象。轻柔的浪花拍击着海岸,望着不远处那蜿蜒至远方的红树林,黄亚光说,“因为这片红树林,这些年来村子有了不少变化!”而黄亚光的人生,也被红树林牵引着,从渔民,到船工,到厨师,到咸水鸭养殖户,再到如今的餐馆老板,不断变化着。

渔民的儿子

成为当地最大养鸭户

52岁的黄亚光是渔民的儿子,从小生长在海边的他自然打小也学会了一身打渔的好本领。1980年,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成立,长宁头村几乎整村被涵盖在了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海鲜陆续引来了不少游客。紧靠着红树林讨生活的长宁头村人也开始心思活泛起来,做起了开船运送游客水上游玩的旅游业。黄亚光在捕捞之余,也当起了船工。有不少老板看到商机,便纷纷在东寨港开起了餐馆。为了给家庭增加收入的黄亚光,经亲戚介绍到了一家餐馆打工。勤劳肯学的黄亚光跟着厨房的大师傅学会了炒菜,“后来老板看我手艺不错,还让我做了大厨。”

东寨港的美食引来了许多“老饕”,有不少客人特别喜欢吃当地人散养在红树林里的本地鸭。从客人们的喜好中,黄亚光看到了商机。2001年,黄亚光决定在红树林里养鸭。刚开始只是养三五只试试,后来订货的越来越多,他便放开手脚养鸭。很快地,黄亚光成为当地最大的养鸭户,年收入最高时曾达到10万元。

为保护红树林

鸭老板转行餐饮业

随着养殖业和餐饮业逐渐在东寨港上游和周边的城镇兴起,红树林区域内受到的污染也逐年在加重。为了保护红树林,近年来,海南省和海口市相继通过立法加大对红树林等自然保护区的排污治理,密集出招整治生态环境,强令搬迁养猪场,也禁止当地农民在保护区内挖塘养殖。

一边是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红树林,一边是红红火火的事业,怎么办?

“我是镇上第一个养咸水鸭的,也是第一个撤出红树林。”做为村民小组组长的黄亚光,决定以身作则主动撤出红树林,同时劝说村里其他养殖户也一起撤退转行。村民们不同意,围住他:“几十年都干这一行,如今不让捕鱼养鸭了,你让村里人以后吃啥?喝西北风?”“转行谁不心痛?但我们得为后代把这片林子保住,这里是我们的家!”尽管不舍,黄亚光态度坚决。

不能养鸭,保护区核心范围内不能打鱼,村民能做什么?作为“一村之长”,黄亚光和众多村民一起寻找出路。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民终于寻找到了新路子:旅游。

2013年底,长宁头村注册成立了海口演丰长宁头农家乐专业经济合作社,全村人都加入了合作社。曾开发过江西婺源旅游景区的某大型旅游企业被政府引入,与合作社签下了旅游开发“大单”。企业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外完善设施,开发旅游,而按协议,企业每年给村里合作社100万元固定分红,每3年上浮15万元,同时让合作社拥有景区内150平方米铺面的经营权。这就意味着,今后包括黄亚光在内的长宁头村每户农民每年都有固定的分成可以领了。退出了养鸭行业的黄亚光,也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到演丰镇墟上开了一家“五爹土菜馆”。随着红树林旅游的红火,演丰镇项目的增多,土菜馆的生意也逐渐热闹起来。

今年,黄亚光的事业又再次面临“选择”——演丰镇墟改造,五爹土菜馆租用的铺面被划入了搬迁范围,“搞旅游开发后收入来源比以前丰富多了,我们长宁头村紧挨着海口红树林乡村旅游区的码头,家里去年新盖了三层小楼,我打算将餐馆从镇里搬回来,继续开农家乐,吃旅游饭。”黄亚光计划着。

(本片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原标题:红树林里淘“绿金”越淘越舒心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