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富翁榜背后的科研金饭碗应打破
2015-08-24 13:08:27 来源:中国广播网
按照教育部要求,进入8月后各大部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14年度决算情况。记者对目前已公布决算数据的76所部属高校进行了统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这四所年度决算进“百亿俱乐部”的大学,位居前列。相关人士称,从这个排行榜看,国家教育资源向985和211工程学校倾斜是不争的事实。
高校也可以成为土豪,这本身是让人羡慕嫉妒的事情。羡慕是因为高校有钱了,也就意味着教育有钱了,科研有钱了,高校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方面,可以作出更多贡献,高校工作者可以工作得更体面,更有存在感。嫉妒是因为,高校土豪的数量有限,就像专家分析的那样,土豪们金光闪闪的身影背后,是教育资源投向的倾斜——从2009至2013年间,属于这两个工程的高校拿走全国近70%的科研经费。换句话说,在高校圈中,也存在着贫富分化的现象,在高校土豪的背后,有着高校平民的存在,它们因为身份不同,际遇相差巨大。
评价一项决策,可以从公平和效率两个角度着眼,两者最好能够兼备。如果两个方面只能优先满足一个,则需要进行权衡——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对985和211工程的评价也是如此。尽管这两项工程伴随着财政投入的倾斜,这种倾斜让人在一定程度上觉得不够公平;但是,不容否认,这两项工程的实施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水平,在这两项工程实行的当时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既然是为了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效率的追求就可能超过对公平的追求,过于追求平均必然影响到发展的效率和效果,绝对的平均主义只能成为没有效率的大锅饭。
因此,即便现在感觉到两项工程存在某些不公平,也必须看到两项工程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推行这两项工程的内在思路,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过时——在资金有限,教育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必须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一批高校,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这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发展壮大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也是符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基本路径。毕竟,各个高校的科研能力不同,科研条件有别,一味强调平均投入,不仅可能无法做到真正公平,也必然影响到最后效率。科研不是福利,更不是救济,不能搞大锅饭,科研投入的根本原则应该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将钱投入到需要资助的科研者身上。
科研不能搞大锅饭,而应该强调效率,这没有问题,但这也不意味着现行的财政投入倾向就完全没有问题。科研的确不能搞大锅饭,但科研也不能搞铁饭碗、金饭碗。在无法保证绝对公平的情况下,就必须保证相对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应该效果最大化。如果那些进入两大工程学校的学科、专业、学者的确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那么钱投给他们没有问题,只要他们能够生产出预期的科研成果;如果其他没有进入两大工程的学校、学科、专业、学者也具有较强的,甚至更高的科研能力,那么他们也应该得到相应的科研投入。科研经费之所以更多地投入进两大工程的高校,本质的原因应该是他们的科研能力更强、科学成果更多,而不是他们的身份标签。
科研不能搞大锅饭,也不能要金饭碗。一旦金饭碗成形,金饭碗内部依旧是大锅饭——因为缺少竞争,因为管理粗线条,金饭碗就会成为一种资源的垄断,手捧金饭碗者就会缺少危机意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反正最后的结果总是旱涝保收。这导致了科研效率低下,也违背了集中力量优先发展的本意。当效率已经丧失,或正在逐渐丧失时,政策的倾向性就到了反思的时刻——如何有效地保证效率,如何更好地兼顾公平?这就需要强调科研专项经费的概念和理念,需要引入更开放的公平竞争的机制,需要建立更学术化的评价体系,以便让科研经费投向有科研能力和科研需要的单位与个人,而不是仅仅因为身份,就可以被优待,就可以捧上科研的金饭碗。(乾羽)
原标题:高校富翁榜背后的科研金饭碗应打破[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