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藏地的禅意与哲思
2015-08-23 16:37:06 来源:新华网
湖北日报讯 张晓峰
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时,年仅41岁,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十多年过去,阿来没有止步,相继又推出了《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等艺术上不断创新的作品。
阿来的小说深邃而厚重,散文却写得灵动活泼。《语自在》是阿来的一本生活哲思散文,内容分为三辑。第一辑“大地的咏叹”,作者再次游走在藏地这块既熟悉又日益陌生的土地,对边地文化的追思与展望,令作者感慨“离开是一种更本质意义上的切进与归来”。第二辑“草木之名之美”,作者的文字愈发柔和、细腻,城市街边常见的梅兰李桂,在作者那里,超越了“生活一角”的常态感,演化出了生命最本真的禅意。第三辑“病中读书记”,选取了作者病中的几篇读书札记,生病的状态,不止将时间拉长,更为文章平添了视角独特的哲思。
神秘独特的风景、文化等赋予藏地更多魅力,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古老而美丽的事物一去不复返。阿来带我们走进藏地神秘的地带,写出了藏地的慢慢变化。与此同时,他在藏地的成长经历使其被藏族文化熏陶,具有了强烈的禅思精神。
阿来从普通花草过渡到写一城的花草,也多了些这个城市的人情滋味。这种味道来自阿来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也因为喜爱,而不停地反思与叹息。比如,阿来感叹,虽为蓉城,可是城里的海棠数量却远远多于芙蓉的数量,而这些枝干虬曲的海棠树却都沉默着。作家铁凝评价:“阿来都在专注于这样的无名花草,发现它们短暂而异乎寻常的美丽。作为旁观者的我,那一刻,心生敬意又满怀感动。”
中国人心中的故乡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他在《道德的还是理想的》一文中写到,我们文字里的故乡,不是经过反思的环境,而是一种胆怯的想象所造就的虚构的图景。我们虚构了故乡,其实也就是拒绝了一种真实的记忆,拒绝真实的记忆,就等于失去记忆。而失忆症也从一个小小的故乡,扩展到民族,扩展到国家历史,使我们的文化成为一种虚伪的文化。当我们放弃了对故乡真实存在的理性关照与反思,久而久之,我们也就整体性地失去了对文化与历史,对当下现实的反思的能力。读来让人深省。
原标题:来自藏地的禅意与哲思[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