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郜艳敏、大凉山、无妈乡——直面“角落贫困” 告别“久脱仍贫”

2015-08-22 17:00:19 来源:新华网

评论

郜艳敏,被拐女成山村女教师。

大凉山,最悲伤作文《泪》。

“无妈乡”,100多个孩子如野草长在乡间。

8月的舆论场里,这三个热点事件如此不同,却又分外相似。中国日渐繁荣的背后,还藏着许多在我们视线之外的“角落里的贫困”。而贫困本身,与它所带来的人口拐卖、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等一系列副产品,几乎相衍相生。

一 “被拐女”再三受难

1994年,18岁的郜艳敏被人以介绍工作哄骗,落入人贩子之手。经转卖、被凌辱,最后以2700元的价格卖到了太行山深处的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卖给了一个比她大6岁的不识字的羊倌。从被醉酒丈夫打、逃跑、几度自杀,到已然习惯现在的生活,郜艳敏在惨淡的人生中找到“代课”的一点意义,最终自愿留了下来。

争议缘起于网友7月底翻出的2013年5月一篇题为《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报道。习惯于把悲剧做成“感动中国”的报道思路,留下了诸多令人诟病的语句,而真相流失于粉饰。其中价值观,也被网友质疑。

接踵而来的关注,扰乱了郜艳敏已相对平静的生活。她成为“名人”,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却也引来村里“揭贫穷伤疤、败坏村子名声”的闲话。被拐山村21年,担任代课教师近15年,郜艳敏步入中年,儿女承欢,桃李满地。某种意义上,郜艳敏已解救出自己。而舆论压力,再触伤痛。

抛开法律与人情的冲突不言,她的命运仍然留在乡村。在中国贫困地区,还有多少如是被拐被卖的郜艳敏。

二 被标签化的凉山

大凉山长久以来都与贫困一词紧密挂钩,以致它成为贫困的一个样本。而这个地区,也恰是政府扶贫攻坚的重点。木苦依伍木的一篇作文《泪》更是让大凉山再次攀上话题高峰。

历史遗留的社会形态、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交通条件、民众相对落后的生活习惯及观念……凉山的贫困非一日之寒。人才的极度缺乏,更是使得这里改善乏力。由于当地教育水平所限,每年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考上的多是外地人。但是,他们留不下来。“在获得进入体制的身份后,这些相对于本地干部职工而言更有‘竞争能力’的人才,又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或考或调,离开大凉山腹地。”

最悲伤作文将公众目光引向凉山。舆论从一开始的同情、关心,渐渐出现了微妙的转向。对凉山,扶贫力度不可谓不大,有观点认为其“久脱仍贫”应归结于自身。“一些网友以懒惰、吸毒、超生等等眼光看待大凉山,除了一种歧视之意以外,还透出浓浓的优越感。但是,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今天的种种问题,不过是所有目前相对发达地区的昨天而已。”一位凉山干部的来信,指出问题所在。

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大凉山的贫困,留守儿童、童工、超生、吸毒、不良生活习惯等副产品确实存在,且成为难以抹去的标签。但这些,不是推脱的理由,而是有更多“可为”“需为”。

三 像一根草的孩子

“黄荆岭,石头壳,缺少水田,光棍多,讨十个媳妇,五个跟别个。漫山遍野的石头地里,长出粗粝的黄荆条。”这首民谣是湖南省邵阳县黄荆乡的真实写照。

黄荆乡还有另一个更知名的称谓——“无妈乡”。那里,有着一百多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在黄荆乡,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数字,131个“失母学生”,其中116人的母亲是逃婚和改嫁。而出走的母亲里,不少是被人贩子卖到黄荆乡的。

“你妈妈不见了”,这是对当地孩子而言极为敏感的一句话。“妈妈”这个最温暖的词,成为许多“失母”孩子世界里的禁忌。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黄荆乡“失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当地的贫困。的确,黄荆乡所在的邵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十九个贫困县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当地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才普遍存在“买媳妇”的现实窘境。

然而,驱使母亲出走的又绝不仅仅是贫困。建立在买卖之上的强迫性婚姻,女性权益很大程度被漠视,也让家庭暴力更加频发。

像其他贫困地区一样,在土地资源的贫瘠与打工潮的不断影响之下,黄荆乡除了“失母”儿童,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连年增加。

四 直面“角落里的贫困”

人口拐卖、女性权益难以保障、大龄男青年娶妻难、山区教育缺失、童工、留守儿童、“失母”儿童……贫困副产品有多少?事实上,“郜艳敏”“大凉山”“无妈乡”,折射的是中国贫困地区目前正面临的问题的缩影。对于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部发达省份“富可敌国”的中国而言,“角落里的贫困”在有意无意间深深刺痛人心。

或许仍会有人指责农村贫困地区的种种陋习和各式副产品,难以辩驳,却也不由得想起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一句台词,“在你想评判任何人时请记得,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有如你一样的好条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尚有7017万,约占农村居民的7.2%。要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任重道远。不过,以往的成功经验,赋予了我们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从1978年到2014年,累计减贫超过7亿人。即便是被视为贫困样本的凉山,贫困人口也从本世纪初的近170万,降到了去年底的50余万。

近年来,中国扶贫进一步改革创新,逐渐走出一条适应新形势的扶贫之路。2011年,中央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并大幅提高了扶贫标准,从2010年的1274元提高到2300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多项针对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出台,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专项扶贫工程正在实施。

与政府相应的,是民间扶贫力量的蓬勃发展。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政府、民间“牵手”扶贫帮困的新模式,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包括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内的民间力量参与社会扶贫。移动互联网时代,公益众筹、微信募捐、微博拍卖……民间力量参与扶贫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新颖、多样。

去年,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从政府“一己之力”到全社会“共同面对”。

“角落里的贫困”不容忽略,要有“直面”的勇气。很多贫困地区,需要的其实不仅仅是扶贫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极端匮乏的人才,特别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性人才。以及,这些人才“留下来的能力”。(文/吴丽娜)

原标题:郜艳敏、大凉山、无妈乡——直面“角落贫困” 告别“久脱仍贫”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