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
2015-08-20 23:34:53 来源:中国广播网
大规模的日本侵华战争,使大量中国军人战死沙场。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实施大规模屠杀政策,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等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华北地区制造了100多起惨案;实施细菌战、化学战、毒气战,导致中国军民大量死亡;实施“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还强掳迫害中国劳工;等等。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之多。如果不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军民怎么会付出如此高昂的生命代价?
还有大量人口间接死于日本侵华战争。比如,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的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1930年至194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旱灾、水灾、蝗虫灾害连续不断。1942年—1943年,河南接连发生大旱、蝗灾。“水、旱、蝗、汤(汤恩伯兵灾)”是河南人民受苦受难的真实写照。当时,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灾荒遍地、赤地千里、白骨遍野。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灾荒之后,华北地区、华中一带瘟疫大流行,霍乱、伤寒、天花、鼠疫、痢疾等急性传染病肆虐各地。由于战争期间缺医少药,大批民众死亡。这些都是日本侵华战争带来的恶果。
除了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还有更多人口被迫背井离乡。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非正常流动和被动迁徙。除了大批普通民众为了躲避战争而向附近乡村或山区流动,最为典型的是沿海地区人口大规模向西南地区(部分向西北地区)流动。这种人口大流动是日本侵华战争疯狂搅动的结果,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大批民众被迫逃难,在迁徙过程中受尽苦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资源财富被肆意破坏掠夺
日本是东亚地区的岛国,物质资源十分匮乏。近代以来,随着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本一直谋求向外扩张,企图染指中国。日本大举侵华,使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其所到之处,水源、森林、工业、农业、交通等无一不受到摧残和祸害。
因战备需要,日军在中国大肆盗伐森林木材,大肆毁坏房屋,疯狂抢劫财物,使各地城镇到处残垣断壁、瓦砾狼藉。日军对中国的工矿企业、农业产品进行了残酷的破坏和掠夺。东北、华北地区的农产品,东北、华北、华中地区的矿业资源,被日军大量掠夺。据不完全统计,许多煤矿、铁矿被日本控制,单从抚顺煤矿就掠夺煤炭2亿吨。1934年一年,日本经大连等3个港口运回日本的大豆就有200万吨,达到当年东北大豆产量的一半以上。上海是中国工业最集中的城市,战前有各类工厂企业约3000家,淞沪会战后被毁2200多家,宁、沪、杭三角地带的工业设备约一半被毁。日本还采用诸如“军事管理”“中日合办”“委任经营”等各种手段,变相掠夺中国工矿企业,大量工业产品、矿产品、农产品被运往日本。在“中日满经济一体化”的幌子下,中国被占领区经济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
侵华战争中,日军对中国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掠夺也十分严重。许多重要古迹被破坏,大量珍贵文物和珍稀古籍被掠往日本。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华文明的破坏、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沦陷区民众受尽磨难
日本在侵占中国大片国土后,对占领区实施严厉的社会控制,其中不仅包括军事的、经济的、政治的统治,甚至严格限制中国民众的人身自由。这些严厉的控制政策如同沉重的枷锁,给中国民众带来巨大伤害。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日军对广大占领区实施“治安肃正”作战,其主要目的是扫清占领区中国的军事反抗力量。他们还建立了一些社会统治机构,如建立伪满、汪伪、蒙疆、华北等伪政权,实施“以华制华”,为其统治服务。在各地建立伪军和数量庞大的警备队或保安队,以维护当地的所谓“治安”,防止中国民众反抗。特别是在苏浙皖汪伪统治地区,大力开展“清乡”运动,从军事上、经济上、思想上对民众严加管理和控制,限制民众的行动,防止与新四军接触。日军规定:“实行连坐切结……如该结内藏有要匪及匪物,先未报出,后经军队、团队或署长查出,同结者与匪同罪。”日军还建立一些伪团体,如所谓的“维持会”“新民会”“自治委员会”“宣抚班”等,借以帮助日军势力渗透到社会基层,诱惑广大民众服从日军的统治。日军在占领区广泛实行“良民证”制度,证上不仅有持证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等,有的还记载“面貌”“身材”等特征,以便于识别和加强人身控制。日军为了改造占领区中国民众,使其顺从统治,还在广大占领区实施奴化教育政策,连小学生都被逼迫学习日语。日军还用毒品麻痹、毒害中国民众,在日军占领区鸦片毒品泛滥。据1934年伪满民政部调查,吸食毒品者达900万人,占东北人口的1/3。东北伪满建立制度,垄断鸦片生产。“天津日租界,现为世界制造海洛因之中心……有售吸所1000家以上,制造厂200家以上”。在日军的军事、政治高压政策下,沦陷区中国民众受尽磨难,生活在极端恶劣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中。
中国人民在艰难中坚持抗战
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面对日本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国人民在艰难中坚持抗战。
在敌后,延安成为中国坚持抗战、推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中坚力量和坚强堡垒。1935年,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长征到达陕北,全力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八路军、新四军源源不断地开赴抗日战场,在华北、华中等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收复了许多失地,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军开展游击战争,消灭了日军大量武装力量,保护了中国民众。伴随抗日战争的军事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地区探索实施农村改造和初步的民主政治改革。抗日根据地建立各级政府和实施以“三三制”为中心的参议会制度,实行民主普选,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实行农民耕者有其田和减租减息制度。敌后中共军事力量吸引了大批日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支持,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抗日战争爆发后,川军出川投入全国抗战,展现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大批军政人员、企业职工、高等院校师生、文化界人士纷纷涌入云、贵、川等地。由于沿海各省相继沦陷,中国与海外的交通被切断,西南地区滇缅、滇越、中印公路等成为中国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大量军用物资、商品经由这些通道维持着抗战物资供应。沿海各地内迁高校的师生,在生活和教学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辛勤地进行教学与学习,开展科学研究,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和进步。许多著名科学家在烽火连绵的战争年代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许多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激动人心的作品,激发人们奋勇抗敌。大后方人民不断组织各种战地服务团,帮助看护伤员,慰问抗日战士。重庆作为中国战时的陪都,成为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军自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对其进行了长达7年的狂轰滥炸,企图彻底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以重庆、成都、昆明、桂林、贵阳、西安、兰州等城市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区广大人民,为支援抗战、坚持抗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作者为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 张宪文)
原标题:日本侵略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