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将抗战胜利纪念日镌刻在名字里
2015-08-20 00:06: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穿越跌宕起伏、沧海桑田的历史烟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风雨洗礼,九三学社迎来了70岁生日。九三学社的诞生与抗战胜利有着深刻历史渊源。70年前的9月3日,日本法西斯投降正式生效,历经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迎来了近代以来反抗外侮的首次完全胜利,成为由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9月3日对九三学社而言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将其镌刻在组织的名称里,寄托了先贤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企盼,表达了前辈对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
1937年8月,日寇大举侵犯我国,北平、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大学相继迁往内地,南京中央大学迁到重庆。1939年初,武汉失守,战局愈趋紧张,百姓忧心忡忡。中央大学心理学家潘菽、林学家梁希、农学家金善宝等几位教授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他们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发起组织了“自然科学座谈会”。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它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对中国疯狂进攻,国民党采取积极反共、消极抗战、避战、观战的政策,出现了大溃败局面。1944年,抗战时期先后来到重庆的一部分文教、科学技术界高级知识分子许德珩、潘菽、梁希、黎锦熙、劳君展、涂长望、张雪岩、黄国璋、叶丁易、税西恒等,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讨论民主与抗战问题,主张“团结民主、抗战到底”,发扬“五四”反帝反封建精神,为实现人民民主与发展人民科学而奋斗。这个组织就是九三学社的前身。这些参加“民主科学座谈会”的成员同时也是参加“自然科学座谈会”的骨干力量。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根据国际惯例,签字次日,即9月3日,是日本投降正式生效的日子。9月3日,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在这举世庆祝的一天,“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扩大座谈会。鉴于战后面临着“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座谈会”的成员感到斗争道路方长,而战后各自都要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去,有必要建立永久性的组织以加强联系,团结奋斗,遂决定扩大成员,建立组织,以九月三日这个日子命名,因为“抗战最久而受创最深之中国人民,对此伟大的民主胜利之九月三日,应谋发扬光大”,故称“九三座谈会”。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九三座谈会”于会前1月6日举行会议,声援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各代表,希望他们完成所负的历史任务,并决定筹组九三学社。会议决定推褚辅成、许德珩、张西曼等筹组九三学社。会上对组织名称也有过讨论。有人提议把“九三座谈会”改为“民主科学社”。有些人表示异议,认为“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的口号,在抗战胜利后的形势下,“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就显得不够了。出席会议的多数人认为,当时知识分子大都不愿参与政治,而“民主”口号的政治性很明显,这样称呼影响他们参加活动,最好取一个既体现学术性,又不太明显带有政治性的名字为好。于是决定采用“九三学社”这个名字。“九三”是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的日子,带有政治性,“学社”则有明显的学术性,以利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参加进来。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青年大厦召开成立大会。公推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为主席团,选举潘菽、张雪岩、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吴藻溪、黄国璋等16人为理事,卢于道、詹熊来、刘及辰、梁希、何鲁等8人为监事。
70年来,九三学社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形成了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党亲密合作;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进步的优良传统。
(杨琴冬子)
原标题:九三学社:将抗战胜利纪念日镌刻在名字里[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