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军队防化专家:神经性毒气消息明显是误报

2015-08-19 23:52: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天津爆炸现场检测出了神经性毒气。对此,军事医学科学院赴天津爆炸现场救援专家组组长、防化医学专家王永安认为,综合神经性毒剂本身化学结构、合成原料、生产条件,结合天津爆炸现场现存化学品种类等因素,爆炸现场基本可以排除产生神经性毒剂的可能性。

神经性毒气的标准称谓应为“神经性毒剂”,其毒性强于氰化钠,是一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所以亦称为“有机磷毒剂”。综合神经性毒剂本身化学结构、合成原料、生产条件,结合天津爆炸现场现存化学品种类等因素,王永安认为,爆炸现场基本可以排除产生神经性毒剂的可能性,从专业角度看明显是误报;神经性毒气毒性比氰化物高几十倍,如民众了解,会认为现场出现了更毒的物质;神经性毒气是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严令禁止生产储备的化学战剂,此消息如不及时辟谣,可能被国外媒体利用或人为故意解读。

王永安分析:首先,神经性毒剂是一种含有磷原子的、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物,其合成需要连续多步的生产条件,有时还需要催化剂的参与,单存依据爆炸现场所仅有的高温生产条件,不足以生成神经性毒剂这类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物;

其次,依据现场所公布的检测结果,已经连续两天检测到神经性毒剂,这种说法更无法令人信服。因为能够从空气中检测到的神经性毒剂一定是一种具有较高挥发度的物质,其一旦生成,将会在风的作用下迅速飘散。基于上述常识,可以推测神经性毒剂的产生一定是新生成的。现场现在所发生的爆炸地点是随机的,其引发爆燃的危险化学品种类亦是随机的,因此并不能够时刻确保神经性毒剂存在的物质基础;

最后,神经性毒剂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化合物,极微量条件下就可以使人出现瞳孔缩小、视力模糊等明显中毒表现。如果检测仪器所报告结果确实的话,那么在其检测区域附近一定会出现大量眼中毒病人。而到目前为止,在现场附近区域未出现任何眼中毒病例。

关于产生上述误报的原因,王永安认为救援队伍确实如实描述了仪器所显示的检测结果。但现场所使用的仪器往往是一些快速、便携的检测装备,其性质灵敏,漏报率较低,一般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疑点,但往往存在一定误报率,常常制造虚惊。

王永安建议:对于现场的检测结果,正确的做法是应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解读。对于神经性毒剂这种结构复杂、毒性剧烈、且容易引起社会恐慌的物质,应采取更为慎重的态度,至少应该采取两种原理不同的仪器进行相互验证;必要时还应在现场采集所检测的样本,送到更为权威的专业实验室,采用质谱等具有“金标准”功能的检测设备进行最终确证。(人民日报记者 王君平)

原标题:军队防化专家:神经性毒气消息明显是误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