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游击队之歌》:脍炙人口 精彩流行 经久不衰

2015-08-19 09:37:55 来源:新华网

评论

(嘹亮的抗战歌声)《游击队之歌》:脍炙人口 精彩流行 经久不衰

新华网太原8月18日电(记者王卓伦)“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70多年过去了,这曲脍炙人口的《游击队之歌》一响起,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形象仍然生动地浮现在人们眼前。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大同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举国抗日信心大增。同时,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意义。

几个月后,深冬已至,115师主力343旅驻扎在山西省洪洞县白石村温家大院。而恰好此时,由贺绿汀等文化名人组成的“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来到了山西抗日前线。到白石村一带慰问演出时,贺绿汀听取了343旅政委肖华对平型关大捷的生动描述,对八路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创作灵感被激发的贺绿汀,在1937年寒冬的白石村温家大院一间瓦房内,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这首歌不仅准确刻画出游击队员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其歌词也接近八路军的游击战法,用音乐的形式为游击战作了一个形象注脚。

此后,《游击队之歌》以其简单明快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迅速传遍山西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而传遍全国各抗日战场,成为八路军战士们苦中作乐的精神力量。

14岁参军、如今已经90岁高龄的老八路赵纪勋说:“战斗很残酷,战士们的生活也很苦。悄悄哼唱抗日歌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生活。”

“有时自己哼唱,有时指导员或者文艺干事带领战士们一起唱。不过不能声音太大,以免暴露行踪。”耄耋之年的赵纪勋唱起七十多年前的歌曲,依然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好像回到战场一样。

以《游击队之歌》为代表的抗日歌曲,许多都诞生于战场一线,是抗日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鼓舞了八路军的士气,也促进了军民团结,在军营和群众中广为流传。

“这样优秀的经典,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应该一直传承下去,唱响在一代代人心中。”山西省军区军史志副主编牛惠玉说。极富感染力的《游击队之歌》,不仅成为抗日战争峥嵘岁月的永恒印记,更唱出了机智勇敢、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原标题:《游击队之歌》:脍炙人口 精彩流行 经久不衰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