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西藏五十年:让绿色染遍“世界屋脊的屋脊”

2015-08-19 07:33:18 来源:

评论

中新社西藏噶尔8月18日电 题:让绿色染遍“世界屋脊的屋脊”

作者 杨喆

在西藏阿里地区,有一座毗邻尼泊尔与印度的小县城——普兰,盛夏时节,一座座蔬菜大棚下,是各类长势喜人的果蔬。站在高处望去,普兰县委书记高宝军难掩欣喜,“现在,普兰人都能吃上本地的新鲜蔬菜了。”

2013年,来自陕西的高宝军以援藏干部身份第一次踏足这座县城时,看到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平均海拔3900米的县城,居民主要蔬菜只能是土豆、白菜、萝卜这“老三样”,其余蔬菜大部分都要靠菜贩从拉萨和新疆运来,不仅菜价高,而且品质差、种类少。曾经,由于蔬菜短缺,当地人会半开玩笑地说,最尊贵的客人,要用素菜招待。

而技术人员调研发现,普兰光照强、虫害少、昼夜温差大,都是果蔬种植的有利条件。经过仔细研究,普兰县于2013年开始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后的示范园占地2800亩,包含140多个温室大棚,引进水果、蔬菜、药材、花卉类共38个品种,1400余亩生态林也将这个小县城“染”绿。

站在自家的蔬菜大棚前,39岁的村民尊珠桑姆向记者介绍说,“以前家里只用来种植青稞和油菜的土地,现在可以部分流转给示范园获得租金,在获赠的大棚里,我种了土豆,销往其他地方。整体算来,年收入比之前多了3万元人民币。”

据介绍,普兰现代农业示范园年产70吨果蔬中,有近一半被卖到阿里地区的其他县城。示范园不仅解决了本地居民吃菜难问题,也在整个阿里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普兰县的变化,也是阿里地区改变的缩影。阿里平均海拔4500多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昼夜温差大,高寒、大风、大雪,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这种环境显得十分严酷。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林业技术的引入、援藏工作的深入,阿里人的思路也在逐渐转变,许多曾经在高原不敢想象的事都成了真,绿色“染”遍高原。

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噶尔县,这种变化也在逐渐显现。当地农牧民80%的收入来自于畜牧业,原本草场稀薄、靠天吃饭的这里,如今已牧草丰美,成为阿里地区畜牧业的一个亮点。

10年前,身为援藏技术人员的韩俊文从陕西来到噶尔县昆莎乡,并在几乎为荒地的50亩试验田上开始人工种草的试验。为找到适合高原的品种和技术,韩俊文共试种了五大类25种牧草。

最终,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紫花苜蓿因成活率高、营养价值高被作为推广的重点。目前,噶尔县昆莎乡紫花苜蓿的总种植面积已达9720亩,一年可产鲜草23800吨,在当地被称为“神草”。

“我们通过科技示范基地为牧民提供种草技术、牲畜防疫等服务。”韩俊文告诉记者,随着人工种草在噶尔县的推广,牧民在畜牧养殖上获益,并通过乳制品制作销售进一步增收。

由昆莎乡向北边的狮泉河镇驱车,快到达时可以看到路旁树木整齐排列,一望无际。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如此景象得来不易。

历史上,狮泉河盆地曾经红柳成林,后来由于燃料匮乏,人们开始砍伐红柳作为薪柴,导致红柳林几乎绝迹,变成荒芜的沙砾质戈壁滩,狮泉河镇一度面临被风沙掩埋的严重局面。

“人们形容当时的天气都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全年少雨,沙尘天气严重,赶上出差回来,门前堆积的沙子可能都要高到窗台。”曾任噶尔县县长的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林业局党组书记尼玛平措,如是回忆说。

上世纪80年代末年开始,狮泉河镇盆地沙害治理被提上日程。然而,高原种树,困难重重。尼玛平措介绍说,运输水的费用巨大,而且树苗到冬天如果不浇的话就会枯萎,高原生态脆弱,树苗只有活到第三年才算是真的种活%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