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新华社前线记者讲述“与火情赛跑”的七天

2015-08-19 06:42:09 来源:新华网

评论

记者手记:在与火情赛跑的这七天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厚启 王朝)12日深夜,天津滨海宁静的夜空,被冲天的火光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破。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了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截至18日上午,事故已造成114人死亡,57人失联……

今天是事故发生后的第七天,新华社身在前线的记者讲述了他们在一线“与火情赛跑”的所见所闻,并向遇难者致哀。

刘元旭:800步,用脚丈量爆炸点到居民楼的距离

8月12日夜,天津港危化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经历一个不眠之夜后,记者13日一早从北京赶到事故现场。

爆炸现场到底有多惨烈?爆炸点离居民楼究竟有多远?为了弄清这些公众期待了解的真相,8月14日上午,尽管现场依然黑烟滚滚,我和多名同事还是想方设法突进了现场,此时口罩是我们唯一的防护装备。从离爆炸点最近的居民楼到爆炸核心区,记者一步步用脚丈量,大约800步的距离,每走一步心情都愈加沉重。

站在爆炸核心区烧焦的土地上,我们被眼前的惨烈景象所震惊,七扭八歪的集装箱堆积成山,钢构建筑物骨架拧成了麻花,成片被烧毁的汽车连轮毂都已融化,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让人不舒服的难闻气味……

李鲲:惊心动魄的24小时

12日深夜近12时,我刚刚准备洗漱休息,突然,分社采编业务群里的同事发来了几张图片,说是天津滨海新区爆炸。刚开始,大家都认为是常规事故,可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渐渐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

时间不等人,我们几个男记者抓起随身设备,飞奔事故现场……

等到了现场,眼前的场面让我惊呆了,偌大的天津港已经面目全非,附近医院的地面满是血迹,受伤者的呻吟声,家属的哭泣声交织在一起……我们从几家医院家属口中得知受灾严重的地方后,一行三人便奔赴距离爆炸点最近的万科海港城和启航嘉园。

经过一夜采访,我们只休息了不到半小时就开始整理晚间采访的稿件……然而,我知道,这只是一场“战斗”的开始。

周润健:“面对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神,我泪流满面”

在17日上午举行的第七次发布会前,有部分在此次爆炸中受损的小区业主聚集在发布会酒店门口。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当我赶到现场后,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来自好几个小区的业主把酒店门口“包围”了。当我亮明记者身份后,业主们迅速就把我“淹没”了,你一言,我一语,恨不得把自己的遭遇一股脑地说给我听。

“帮帮我们吧,我的房子是父母用一生的积蓄给我买的,一夜之间就被炸的面目全非。”一个20出头的姑娘哭着对我说。

“我的房子是父母借钱给我当婚房买的,刚装修好,一天也没住。”一个头上缠着纱布,眼里满是泪水的小伙子哽咽着说。

看着眼前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神,我的眼睛也逐渐湿润起来。

这些人中,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是白手起家的。但一夜之间,他们的家没了,亲人伤了,梦想灭了。一想到这,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毛振华:“我要安全地走出来,告诉大家里面发生了什么”

12日晚11时40分,刚刚在北京写完稿合上电脑的我,接到第一个朋友的爆料电话,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生活便进入到“滨海新区爆炸时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

15日11时20分在瑞海物流公司核心爆炸现场,我随中国核生化应急救援队身着厚重的防护服,进入爆炸核心点,成为第一批进入到核心爆炸点水坑的记者。在徒步进入核心点的这半个多小时里,耳边频繁传来被炸毁货车里的诡异收音机声,爆炸区内类似幽怨哭泣的流水声,踩着各种裸露的电线和残碎的溶解铁屑一路前行。在即将走到爆炸中心水坑时,眼前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炸与火光,没戴眼镜的我胸口感觉一股推力,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用防毒面具呼吸困难,我从脸颊下抠开一条缝呼吸外面的空气,感觉到的是刺鼻的酸味和辣眼的感觉。

当我沿原路走出时,甚至差点迷失了来时的方向……我不否认那时内心莫名的恐惧,但我更坚信,我要安全地走出来告诉大家爆炸点中心在发生什么。

方问禹:不愿看玻璃,不能听声响,不敢再回家……

事故发生后第四天,距离爆炸点最近的启航嘉园小区业主王文宾说:“现在回想那一幕,我还浑身起鸡皮疙瘩。”接触多位幸存者后,对记者而言,“心理阴影”这个词汇变得极其具象:不愿看玻璃,不能听声响,不敢再回家……切实帮助灾民度过心理难关,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摄影记者张铖:这里比我看过的电影场面都要惨淡

以前来过天津好多次,却从来没到过滨海新区。没想到,第一次来,就看到它如此惨痛的样子。

14日,我跟同事赶到了滨海新区,站在爆炸现场附近的高架桥上,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忘记了恐惧和担心,只顾着端着相机按快门。15日,我进入到了周围受损的居民家里,满地狼藉;16日,我进入了爆炸核心区,这里比我看过的电影都要惨淡。

一位小区保安,事故发生后一直守在小区门口,看着所有住户的财产;一位消防战士,在中队的灵堂里一直站着守护牺牲的战友,不肯休息……向所有工作在前线的人们致敬!

摄影记者张晨霖:那个夜晚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作为当天夜里第二批赶赴现场的记者,我从现场转战到了天津第五中心医院。13日凌晨3点,夜还很黑,通常这个时候大家已经熟睡了,但这里的景象彻底吓傻了我,满眼的伤者、地上随处可见的鲜血、四处奔走的医生护士,以及来往疾驰的救护车,让我站在原地愣愣的发呆。

我不愿回忆起那夜,伤者眼中的惊恐、哀伤,医护人员眼中的焦急、疲惫,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当在医院门口看到大量的志愿者前来献血,志愿接送伤者时,我突然就觉得在这个充满绝望痛苦的夜晚里,还有一丝暖意、一缕阳光、一线希望。

岳月伟:执勤警察说“你非要进去,我陪着你”

8月13日上午8时左右,我在距离爆炸现场最近的清水蓝湾小区外围采访,当时现场的浓烟开始转向到小区这一侧,我打算靠近爆炸现场更近的位置拍摄,被一名警察拦住。

由于采访心切,我和警察大声吵了起来,这名警察看我非靠近不可,他拉着我的胳膊,情绪激动地用哽咽和沙哑的声音说,你非要进去,我陪着你。当时拉着我的胳膊就往里走。我在那一刻被震惊了。幸好,我们都平安归来。

原标题:新华社前线记者讲述“与火情赛跑”的七天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