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天气预报“不靠谱”呼唤服务精细化

2015-08-18 17:54:56 来源:新华网

评论

近日,广东东莞市气象局做客《阳光热线》与市民交流。在节目中有多位市民“吐槽”天气预报太“不靠谱”:常常预报有雨却整日艳阳高照,预报天晴却骤降暴雨。而东莞市气象局统计显示,东莞市天气预报中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了85%。(8月17日《南方都市报》)

从客观上讲,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气象复杂多变,即使是同一个地区两个不同区域,也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状况;以目前的科学技术和观测能力,天气预报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精确。从主观上讲,公众判断晴雨预报是否准确通常以“眼见为实”为标准,即使天气预报是准确的,也可能会产生认知偏差。要消除气象部门和公众的认知分歧,提升老百姓对晴雨预报的满意度和认同度,就必须提升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公众觉得晴雨预报“不靠谱”,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利益表达;只有尊重和回应老百姓的利益诉求,以制度化渠道来容纳公众的“七嘴八舌”,促进自身的制度创新,才会让公共服务更有“准头”——晴雨预报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不论是由原来的24小时一报精确报12小时一报,还是通过网站、微信等渠道为市民提供信息服务,抑或针对灾害性天气过程展开分区域预报和分区域预警、明确降水强度时段和具体落区,只有通过多种举措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老百姓出行之旅才会更有安全、更有品质。

伴随着社会变迁,老百姓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标准逐渐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更加注重受众的主观感受和个人体验。这一切,都要求晴雨预报等公共服务实现发展观念的转变、价值排序的更新和人文关怀的提振。让气象服务更加“靠谱”,更好地便民、利民,老百姓才会有更多的“获得感”。杨朝清

原标题:天气预报“不靠谱”呼唤服务精细化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