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已制定氰化物处理方案
2015-08-18 14:40: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天津8月17日电 (记者 张道正)“爆炸现场的氰化钠初步估算有数百吨!”16日,北京军区参谋长史鲁泽少将在天津滨海火灾爆炸事故新闻发布会上公布这一消息,如投石击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氰化钠是否有毒?会不会影响空气和饮用水?……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中新社记者17日采访了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天津市室内空气环境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庆岭教授,他此次也参与制定了天津滨海火灾爆炸事故氰化物废水处理紧急预案。
刘庆岭指出,各类化学品中含有机物的大部分在爆燃过程中被烧掉,残余的大部分为无机化学品,其中氰化纳最危险。但目前的信息是已发现并紧急处置。被炸飞的小部分可能会由于降雨进入水中,目前已建立围堰,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也制定了四套氧化纳处理方案,可以处理低浓度到高浓度的含氰化物废水。
“大家可以放心,含氰化物废水处理是成熟技术已应用多年。”刘庆岭说。
此前很多进入到爆炸核心区的人反映到,曾出现过眼睛发涩、皮肤瘙痒、嗓子发炎等疑似症状,是否意味着空气污染?
刘庆岭称,氰化纳本身不易挥发,遇到强酸才会产生氰化氢,由于大量有机化学品加汽车爆燃,烟气中部分颗粒物或碳氢化合物会有影响,由于爆炸点距离海边近,会很快扩散。
“从目前的化学品种类看,易挥发药品不多,氰化纳大部分被保存未发生反应(注:仓库也不会将之和酸放很近,这是常识)。”刘庆岭认为,滨海的空气质量应该有保障,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还提醒,为防范现场潜在的爆炸,进入爆炸核心区建议穿防化服,以防意外。
对于社交媒体上被广为流传的“下雨会导致现场产生剧毒”的说法,刘庆龄认为,最危险的氰化纳已被控制,低浓氰化物处理方法也比较成熟,请大家相信科学。
据了解,为了确保事故区域污染不外泄,事故现场指挥部采取了封堵排水口、设置围堰、现场应急破氰、污水处理厂加装破氰装置、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五项措施。
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顾问王榕树教授和从事化工安全研究十几年的王虹副教授评价这些措施切中要害,切实可行。
虽然氰化物是剧毒,但专家也提醒市民不必谈“氰”色变,不必过度恐慌。王榕树教授说,按照目前的情况分析,氰化钠与另一种含钾的化合物相遇,经化学反应产生剧毒氰化钾的情况不会出现,氰化钠中的元素钠被钾置换不易,所以市民不必过度恐慌。
对市民担心空气中化学气体残留损害健康的问题,王榕树表示按照现场情况分析,目前看来不会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干扰。如果市民有疑虑,可以多饮用柠檬酸、醋等碱性物质,促进吸入的有害气体排泄,注意卫生清洗,请大家保持心理稳定,不要恐慌。
王虹教授进一步科普介绍说,有毒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途径其实是有限的,只有三条,即经食道进入、口鼻吸入、皮肤接触渗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品氰化钠,其本身是固态的,有剧毒,遇水可溶解;条件适合,溶液中的氰化钠还有转化成另外有毒化合物的可能性;但可以明确地说,氰化钠本身在常规环境下,没有气态形式,因此不会发生经呼吸中毒这种可能性。如果体表不慎接触到了固态的氰化钠,那也不用恐慌,只要皮肤没有伤口,用大量水反复冲洗接触部位即可。
据天津气象局预报,8月17日天津市17点到23点左右会出现局部性的雷阵雨,并且此后三天,天津市每天都将有零星阵雨。降雨原无好坏,但对天津危化品爆炸事故处置来说,却是严峻的考验。天津市环保局官员在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对于降雨可以导致剧毒物质氰化物的溢散,已有预案。(完)
原标题:专家:已制定氰化物处理方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