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湖北九旬老兵忆抗战:活着的意义就是口证历史

2015-08-18 12:59:43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中新网宜昌8月17日电 (郭晓莹 汪军)“生死不能强求,既然我还活着,就努力地活下去,为了能向人们口述我所经历的抗战历史。”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泉水村,92岁的抗战老兵杨本模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我不畏死,不贪生,活着的意义就是口证历史。”

杨本模出生于宜昌市联棚乡,1944年被抗日部队带到湖南省石门县,编入国民党79军,开始了军旅生涯。

1944年6月23日,日军四个师团约9万人在第五航空军的全力配合下扑向衡阳,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最惨烈的衡阳大战打响。双方激战至6月27日,日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攻占了衡阳外围阵地,阵地上的中国守军,无一人逃跑、投降,全部战死。中国军队第10军17000多人被围在衡阳城内。

同年7月12日,杨本模所在的部队受命驰援被困守军,却被打援的日军团团包围在城外的一个山头,这一围就是近2个月。

杨本模在这场战斗中负责运输子弹,路程不长,却是凶险无比。杨本模和战友挑着100多斤的子弹,依靠地形掩护,躲过敌人的炮火,将子弹运到前线。途中,他几次差点丧命,也亲眼见到战友就在自己身边中弹倒下,内心充满悲愤与绝望。

衡阳突围后,杨本模随军一路行军打仗至桂林。桂林战役的惨烈场景让杨本模至今难忘:漓江被鲜血染成红色,江面上漂浮的都是两军的尸体,而他所在的连队最后只剩16人,并肩作战的战友相继离去。

“我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何日得太平,何日可回家。”杨本模哽咽着说,那时候,活着就是一种奢望。

战火硝烟已经远去,杨本模如今在青山环绕的故乡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受长期行军打仗的影响,杨本模仍然每天坚持散步,走到村口和村民拉家常,给晚辈们讲抗日故事,乐此不疲。

得知目前宜昌还活着的抗战老兵只剩下20多人时,杨本模沉默了一会,然后说,自己和其他仍然健在的抗战老兵一样,是抗战历史的最后见证人,唯愿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经历讲给更多的人听,因为亲口讲述远比道听途说来得真切。(完)

原标题:湖北九旬老兵忆抗战:活着的意义就是口证历史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