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大美西藏]建立生态安全屏障 守护西藏青山绿水

2015-08-17 16:48:11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央广网拉萨8月17日消息(记者德庆白珍 罗布次仁)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西藏,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其中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有47个,面积占到了西藏全区的三分之一。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给西藏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据统计,到目前,国家在西藏推进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已经落实投资近60亿元。

近日,中科院发布的《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监测报告指出,西藏高原生态质量稳定向好,大部分区域目前仍属于原生状态。可以说,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这一块是候鸟特别喜欢呆的地方。黑颈鹤有,黄鸦、斑头雁,我们这边有一家子黑颈鹤、年年都来,最开始是两只,然后13年时候,他们带了一只小黑颈鹤,一共三只,每年都来。”

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漫步在拉鲁湿地观景台上,让人很难相信,仅一条干渠之隔,就是车水马龙人的城市街道。

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素有“拉萨之肺”的美称。1999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拉萨市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后,米桑的工作就是每天绕着湿地巡查,制止破坏的人和行为,随着这几年,湿地的有效保护,他的工作量少了,巡查成了散步。

米桑:一天的工作主要是转湿地,破坏的人要看一下,几年前开始保护时特别多,抓鱼啊、偷栏杆的… 刚开始人多的管也管不了。现在比以前少的多,破坏的越来越少,一边巡逻一般散步,心情都不一样。

事实上,湿地的保护并非一帆风顺。在没有保护之前,附近的居民有的在湿地上开垦菜田,有的放牧… 拉萨的“氧吧”一度遭遇了“菜蓝子”的危机。次仁旺姆在湿地边上住了20多年,对湿地的变化看得一清二楚。

次仁旺姆:刚开始垃圾多、很杂乱的。这一带全是菜田,没人管啊,后来要保护了,我们没田了,最后把牛也卖了,当时政府还给了补偿。为了环境嘛,我们都能接受。你看现在干净多了,空气又这么好。

2005年,拉鲁湿地被批准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十余年来,国家已经投入了2.7个亿,建设湿地围栏、补给水源干渠等,使湿地功能迅速恢复,如今植被占核心区的50%以上。去年,又下大力气搬迁核心区最后的29户住户。至此,西藏全区湿地面积达到652.9万公顷,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3%。

拉萨市人拉萨市环保局副局长贺桂芹:一开始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因为老百姓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很舍不得,给他们补偿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他们搬迁以后,湿地面积增加了0.44平方公里。

在西藏最西边、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阿里,为了改善日益严重的生态沙化现象,开展了一场持久的人与沙漠赛跑工程。

阿里地区林业局党委书记尼平:以前狮泉河这个地方毫无夸张地说,一年是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终年干旱不下雨,当时我们干部职工休假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门口的沙子,因为沙子跟一楼的窗台已经平了。

阿里地区林业局党委书记尼平所说的景象,如今是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绿意盎然的万亩林园。三十多年来,阿里防沙治沙面积达到23000多亩,各级财政投入7000多万元。

尼平:从气候变化角度讲,从94年的无霜期83天现在延长到180天,降雨量从94年76毫米,现在就130毫米。今年已经超过200毫米,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空前的重视与科学的规划,使西藏环境治理取得成效,第四次与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比较,西藏荒漠化土地减少了7.89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了6.57万公顷,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遏制并首次出现逆转。不仅如此,50年来,西藏已经创造了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等5项指标全国第一的成绩。在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庄红翔看来,西藏这几年实现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双赢。

庄红翔: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心,要求我们要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西藏的碧水蓝天,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我们现在,如果说跟全国不太一样的地方在哪儿,我们西藏自治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持持续良好,这个是很难得的。

原标题:[大美西藏]建立生态安全屏障 守护西藏青山绿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