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胜利回响]抗日战争中的中国装甲兵

2015-08-17 00:31:09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评论

旧中国没有工业基础,连汽车都不能生产,对坦克更只能外购。那时国家穷,买到的坦克数量少,保养使用又非常吃力。至1937年中日开战,中国军队中的坦克一共约有96辆,而且这点坦克还有英国造、德国造、法国造和意大利造,杂七杂八,维护能力很差。当时日军投入中国战场的坦克在300辆以上,都系国产的89式和95式,易于补充和零配件供应。当时国民政府把坦克全部作为步兵的支援武器使用,尽力避免同日本坦克决战。

1938年3月,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第一批的83辆T-26(1933年型)轻型坦克,同时还有装甲车,国民政府利用这些装备编成第200师,师长为杜聿明。第200师首次参加的作战,是1938年5月的兰封之战。当时前敌总司令薛岳指挥20万大军,企图围歼向日军突破黄河的第14师长(时任师团长为土肥原贤二)。发起总攻时,邱清泉奉命率第200师的一个战车营冲在前面,首先打垮了日军的骑兵部队,不过在继续进攻时一些老式坦克相继发生故障而抛锚,只剩下刚引进的的苏制“T-26”能突破敌军防线。不过此时步兵又未能跟上,战车营冲破日军两道防线后遭到日军埋伏的坦克、自杀“肉弹”以及战防炮的攻击,一些坦克被炮火击中负伤,所剩“T-26”突围后撤。兰封这一仗,可称中日战争史上第一次坦克交战,双方投入坦克百余辆。中方缺乏兵种协同,又没有制空权,日军则利用步坦、炮坦和空坦有效协同取得了胜利。

1939年11月,日军以4万人的兵力,在广西南部登陆切断了中越间的国际交通线。12月上旬中国军队实施反击,第200师在师长戴安澜的率领下参加了此次战役。在第一轮进攻中,第200师以几十辆坦克沿山区公路进攻,头顶有苏联空军 炸掩护,成为中国近代战史上首次空中和地面机械化部队的协同进攻。

在这一后来举世瞩目的昆仑关大战中,中国装甲部队仍出现步坦协同不好的老毛病,加之山区地形不利,坦克沿公路成一线推进。日军步炮兵反坦克战术纯熟,以战防炮击毁了前面的坦克便堵塞了后面坦克的进攻道路。不过第200师的步兵打得比较英勇,同友军一起毙伤日军约4000人,击毙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的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远征军以国内唯一的摩托化部队——第5军第200师为先锋开始进入缅甸,初战顿挫日军锋芒。1943年,中国驻印军又美制轻型坦克建立了一个战车营,在反攻缅甸北部时较好地同步兵、工兵和飞机有力协同,重创了日军第18师团。

至抗战胜利时,中国军队主要靠美援装备了3个战车团(坦克团),装备坦克近300辆。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各拥有坦克3万多辆的苏联、坦克相比,中国军队的坦克的数量还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还要靠外国提供技术援助来保障。这就说明,机械化部队要以国家工业化作为基础,旧中国黑暗落后的局面不改变,尽管有些爱国官兵努力奋斗,在当时想建成一支强大的坦克兵还是不具备可能性。

原标题:[胜利回响]抗日战争中的中国装甲兵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