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电力天路”为三江流域带来光明
2015-08-15 15:20:4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藏昌都8月13日电(记者秦春 刘坤)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重大项目,2014年3月正式开工,同年11月竣工,因其意义重大、建设难度高、惠民促发展,被称为继青藏联网工程后的又一条“电力天路”。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运行,让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的西藏昌都结束了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让这里的各族人民沐浴在光明中。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的“三江”断裂带,沿线高寒缺氧、冻土广布,施工环境恶劣,施工技术难度极大。
工程建设期间,当地共发生地震50余次,最强地震达6.1级。工程区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18米,高山峻岭地段约占65%;施工区地形陡峭,线路起伏落差大,部分区域为悬崖峭壁;施工中先后5次跨越金沙江。
相比青藏联网工程,川藏电力联网工程设备材料用量更大。包括铁塔、高压电抗器等在内的约40万吨设备物资,需超长距离运抵现场,沿途翻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及原始森林、冰川峡谷,平均运距约1000公里。
索道架设规模也前所未有。工程90%塔位建在高海拔、无人区、远离公路或无运输道路之地,需大规模采用轻型货运索道运输工程物资,整个工程共架设1.5吨级货运索道900余条,总长度1100多公里。
针对地质灾害和交通安全风险,建设者在国内电网建设中首次开展了地质灾害和交通安全专项监理工作。
针对施工区域生态脆弱,投资1.88亿元,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环保、水保监理监测工作,确保藏区江河水源不受污染,动植物繁衍生息不受影响。
针对恶劣道路条件,建立了“兵站式”物资运输和工班制道路保障相结合的物资运输保障体系。物资运输里程累计达450余万公里,可绕地球110余圈。
针对工程建设和运营特殊难题,开展了施工难点突破、地质灾害预防、系统安全稳定等5大类专题,攻克了高寒高海拔地区设备运输、冻土基础施工、医疗保障等各种难题,创立了送变电行业高原新标准,提升了中国电网工程技术和电工装备制造水平。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紧邻四川和青海藏区,旧时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当地电力发展严重滞后,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网架薄弱,电力供应紧缺和无电问题十分严重。
昌都市副市长尼玛多吉介绍,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的建成,解决了昌都长期以来电力孤网运行的状态,全市76万人用上了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同时,它的运行,加快了昌都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是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预计2017年,川藏电网和藏东电网并网运行,整个西藏将形成一个大电网的并行过程,能源结构将得到有效改善。“电力天路”将为西藏与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有力的能源基础。
原标题:西藏:“电力天路”为三江流域带来光明[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9)农业部部长: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型农业区域
- (2015-06-03)爱心助学 为三都中心小学孩子“六一”增彩
- (2015-07-07)知名画家共绘南海 为三沙设市三周年“庆生”
- (2015-07-22)北京超大社区回龙观将一分为三 现有镇政府撤销
- (2015-08-13)3乡村旅游点被批准为三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