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曾:“消失”的战地记者
2015-08-15 11:54:59 来源:新华网
80年前,一位署名为“小方”的记者常在报刊上发表来自抗战前线的图片和通讯,因而迅速成为广受关注的战地记者之一。但是,“卢沟桥事变”后不久,这位战地记者却消失了,从此很少有人提及他和他的作品。直到2006年3月,他的家属拿出837张保存完好的抗战前线的底片,人们才得以了解“小方”的传奇经历。
著名抗战报道记者“小方”
1936年12月5日清晨,经过一夜的奔波,北平至归绥(今呼和浩特)的303次列车喘着粗气缓缓驶入绥远省集宁县平地泉站。列车停稳后,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拎着行李匆匆走下车厢。而此时,就在离集宁不远的前线,中国官兵正在同日伪侵略军展开殊死拼杀。
绥远抗战堪称1936年中国最具轰动效应的事件。在当时中日双方全面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形下,绥远抗战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是,绥远抗战激发了全国人民空前的抗战热情。
绥远抗战期间,全国舆论高度关注。不过由于通信手段的落后以及交通的不便,只有极少数新闻记者有机会亲赴前线进行采访。1936年11月16日,在绥远抗战刚刚打响之际,著名记者范长江便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抵达集宁前线考察采访,此后又辗转各个战场,撰写了一系列反映详尽的战况报道。在当时信息相对闭塞的情况下,人们渴望了解更多这场塞外战事的详情。
那位从火车上走下来的年轻人叫方大曾,来自北平,作为中外新闻学社的摄影记者,他此行的任务便是采访激战正酣的绥远抗战。
方大曾是谁?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原因很简单,他25岁时就神秘消失在了抗战最前线,而他留下来的大量摄影作品也长期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近些年才逐渐为人所知。翻阅抗战爆发前后的民国报刊,我们发现,在80年前,方大曾堪称新闻界和摄影界的知名人物。作为当时国内最重要的图片供稿人之一,他的笔名“小方”频频出现在《申报》、《东方杂志》、《世界知识》、《大公报》等重量级报刊上,而他的战地报道与范长江等著名记者的作品齐名。
■杨红林
右图:方大曾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的原版照片之一,这张是方大曾从绥东前线寄给母亲的肖像照,照片上有方大曾本人的亲笔题记。
下图:1936年12月,方大曾在绥远前线采访时于锡拉木楞庙战场留影。
原标题:方大曾:“消失”的战地记者[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7-07)特稿:战地记者方大曾“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