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唐蕃古道”变通途
2015-08-12 22:54: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拉萨8月12日电 题:西藏“唐蕃古道”变通途
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
“艰辛羊肠道,溜索独木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青藏高原西藏那曲广阔草原上,没有任何公路和现代交通工具,也因交通闭塞,该地区一直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因境内的那曲河而得名,其地处西藏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那曲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敖刘全在拉萨表示,50年前,那曲地区交通运输极为落后,交通工具全靠人背畜驮,走骡马驿道、划牛皮筏、溜索桥。
在10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唐公主与藏王赞普的美好姻缘,由此成为高原民众千古传唱的佳音。同时,当年唐公主走过的“唐蕃古道”上,留下了许多驿站、村舍、古寺等,而那曲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驿站。
然而,由于那曲地区气候恶劣、高寒,含氧量少,条件艰苦等原因,“艰辛羊肠道,溜索独木桥”一直成为那曲民众“出行难”的真实写照。
1951年,中国数万筑路大军将青藏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羌塘高原由此结束了无公路的历史。随后,相继修通了那曲地区至比如、聂荣、班戈、嘉黎等县,以及到阿里地区的公路,至此从未有过的“公路网”形成。
出生在羌塘草原的次仁卓玛,没少走过那曲至拉萨的那条“隐藏”在草原深处的高原路。“年轻时最向往拉萨,但去往拉萨的路是一段遥不可及的艰辛路。”
“现在公路通了,铁路也有了,转眼间就能到达拉萨。”次仁卓玛是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但她依然向往拉萨,因为“坐火车快、不累,一路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着。”
1984年,那曲镇牧民美巴一家把新家安在了青藏公路旁,结束了靠放牧为生的日子,也购买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此靠公路运输开始走上一条致富之路。
美巴告诉中新社记者,现在他们已有自己的公司,酥油、酸奶、牛奶等奶制品销售部,还有扶贫沙场,牧民施工队等。“自己经营的各项产业,带给家庭的年收入达200多万元人民币。”
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至此,在青藏高原上绵延近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两条“交通大动脉”,宛如两条圣洁的哈达,穿过唐古拉雪山,汇聚到“唐蕃古道”驿站那曲镇,并延伸到西藏首府拉萨及日喀则市等。
敖刘全说,截至2014年底,那曲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达20862公里,乡镇通公路率、通柏油路率分别达到100%和35.1%,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99.6%,公路交通网主框架已基本形成;那曲机场选址已获批。
对于祖祖辈辈在羌塘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牧家来说,一顶顶帐篷曾经就是他们“漂泊”的家。但随着青藏公路与铁路的日渐繁忙,羌塘草原上的牧民也都慢慢“枕”着“天路”建起了新家。分散在草原深处的牧民,以合作社的形式凝聚在一起,走上了共同创业的致富之路。
“那曲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人均纯收入从1979年的154.79元增长到2014年的7234元,增长近46倍。”敖刘全说。(完)
原标题:西藏“唐蕃古道”变通途[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