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明“种”进农民心田
2015-08-12 13:46:14 来源:新华网
本报讯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章卫平 严蓓蓓)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七里三村最近沉浸一片爱意之中:66岁的村民老黄不慎摔伤后,当一家人为巨额医药费犯愁时,近50名村民自发筹集1万余元,帮助老黄顺利接受手术。
如今在衢州农村,类似的温馨故事不断上演。近年来,衢州市深入开展“最美衢州人”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不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
走进常山县辉埠镇东乡村文化礼堂,浓浓的书法气息扑面而来。作为衢州市首个“浙江省书法特色村”,村里的书法爱好者习惯了“白天握锄头、晚上舞笔头”的生活,天天相约在这里交流学习。近两年来,在衢州各地,极富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同时,积极探索“礼堂+”模式,文化礼堂与乡贤、乡学、乡愁等地域文化结合,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品牌和新阵地。
不仅如此,衢州还结合“学、采、送、种”活动,组织百名社科工作者、百名文艺工作者、百名新闻工作者结对农村文化礼堂,帮助各村培养草根文化能人和团队,开展礼堂订单服务。两年多来,衢州市共建成文化礼堂300余家,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近6000场次,参与人数200余万人次。目前,全市建有排舞、村歌合唱、民俗表演等各类文化活动队伍1248支,成员5万余人。
一个个流动文化馆、流动图书馆、流动电影院、流动博物馆、流动科技馆、流动俱乐部,则组成了遍布衢州乡村的“文化加油站”,将现有优质文化资源的触角向难以享受固定文化服务的地区和人群延伸,受益群众达500余万人次。
一直以来,“最美衢州人”是衢州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今,“最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已成为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源泉。每年正月十八,是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村最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村民们会举行年度“好女儿”和“好媳妇”评选。不仅在柯城,衢州各地“好村官”、“乡贤能人”、“好婆媳”、“文明家庭”等一系列充满乡土气息的评选,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引导农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去年以来,衢州市共涌现各类“最美”典型数百人,其中农村“最美”典型人物占近七成。
随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的深入推进,衢州的乡风文明建设又有了很多生动的新载体。有的地方创作传唱《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庙源溪》、《坎底之歌》等村歌;有的地方以道情、灯谜、戏曲等接地气的形式开展“治水”宣传;有的地方开展“青春·护水”系列活动,动员青年志愿者担当“河小二”……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环保理念。
在三衢大地,乡风文明建设如同一把新农村建设的“金钥匙”,不仅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更让农民群众找到了精神寄托,找到了幸福秘方。
原标题:把文明“种”进农民心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