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天山“神灵”之峰博格达
2015-08-12 08:42:0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11日电(记者储学军 张鸿墀 蔡国栋)天山主峰博格达峰位于新疆阜康市的东部。“博格达”的蒙古语意为“神灵”,当地人常可见其峰峦变化无常、气象万千的景象,以为神仙所居而心生敬畏或向往。
刚过立秋,记者在牧民刘生辉的带领下,骑着他家马场自己调教的温顺伊犁马,沿着天山天池东侧的白杨沟,策马徐徐攀登。
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马蹄踏过尚显宽敞的沟口草原,再到河谷落叶阔叶林,浅草才能没马蹄时,已是松针满地以雪岭云杉为代表的森林带。渐渐云杉也到了脚下,伏地松一蓬蓬地扎根于乱石中贫瘠的沙土。峡谷高深局促之中,已是山石夹杂的高山垫状植被带。
马蹄趟过冰雪融化形成的溪涧小河,深一蹄浅一蹄地踩过尖锐的山石,和马背上的记者一起喘着粗气来到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山脚冰雪带——也是博格达峰登顶前的登山大本营地。
事实上,如果骑术够好、体力够强,不到十个小时,你就可以从凡尘人间的山脚抵达这个“神灵”之峰的冰雪之躯。
卸下马背上的行囊,刘生辉习惯性地看着雪线附近顽强生长着的雪莲、野罂粟等植物——一路上他不停地唠叨冰川又往后退了,博格达峰上的雪少了……
59岁的刘生辉说,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带队拜谒神山博格达。“现在博格达峰区域的管理越发严格,旅游性质的团队迅速减少,进山的以科学考察为主”。
自从1998年开始做户外领队至今,每年3月至9月间,他都会带着旅游、登山、考古、生态考察等团队深入到博格达峰山脚,“过去这里都是牧场,我和牧民都熟悉,给团队既当向导,有时也兼做大厨”。
刘生辉带着记者,查看他观察到的上世纪90年代博格达峰雪线的位置,“全球气候变暖,你们看冰川后退了多少,没有了冰川,就没有了水,后人如何生存?”
天山有许多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峰,水汽的集聚在高山地带发育了大量冰川。对新疆来说,天山冰川是一座巨大的“固体水库”。
博格达峰海拔为5445米,在天山诸多山峰中登山相对不难,人迹不罕至,又有“神灵”之名,因此它的名气远远超过其他山峰。
记者抵达博格达峰西面的冰雪脚下时,已是海拔3605米。约近黄昏时分,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夹杂冰雹倾盆而下,呈“山”字形的博格达峰瞬间被浓云包裹,不见峥嵘。
狂风倏尔急停,云间蓝天又现,就在日落山谷的短瞬一刻,博格达峰腰际处的白雪落上红光,峰顶处云雾飞散,金光镶边,似四射的光芒。仰望博格达峰,顿觉仙气升腾。
从古至今,生活在这片大地的诸多民族、部落,都对博格达峰具有共同的崇拜,那是对自然神灵的敬畏。
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开始,清政府每年都派官员登乌鲁木齐红山遥祭博格达峰,并颁布祭文感谢博格达护佑疆土金瓯无缺。民国时期,新疆每年都要举办大规模的祭拜博格达峰活动。
由于过去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山区草场退化,新疆开始对生态环境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博格达峰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当地也实行严格的禁牧措施,以期这里的生态能渐渐摆脱人为的干扰,休养生息。
2013年6月,由博格达峰、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峰和喀拉峻-库尔德宁等四个区域组成的中国“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保护区成立后,阜康市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的牧民那势普依依不舍地从游牧山区搬迁至平原地带定居。他一直跟着刘生辉从事户外活动。“如果不好好保护家园的话,就无法传承下去,我们就会愧对子孙”。
十几年来,刘生辉和那势普的脚步遍及博格达峰周边,但凡博格达峰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出现恶化,他们的关注都异常敏锐。
刘生辉说,“敬仰天山、敬畏自然”,这是他们在户外活动中长期坚持传播的一种观念。“让‘神灵’之山远离我们凡尘众生,我们去做的,不是对大自然的改造、征服,而是支撑和保护。”
原标题:探访天山“神灵”之峰博格达[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