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特权潜意识
2015-08-11 19:04:21 来源:学习时报
为官之道,贵在慎用权。如何看待权力和正确行使权力,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大课题。“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领导干部做到严以用权,关键是要认清权力的属性,明白权力姓“公”不姓“私”,坚持用权为民,摒弃特权思想。
特权之弊害不可小觑。从表面上看,特权现象似乎只不过是个别官员的不良作风,毋须大惊小怪。其实不然,特权现象与社会公平正义相悖,如果任其存在并发展,不但会助长社会权力崇拜,而且会破坏社会信任,带坏整个社会风气。特权思想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悖,党员领导干部搞特殊化,以特权谋求特殊利益,极易引发腐败行为,污染政治生态,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甚至对立。邓小平曾在一次干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一个执政党,如果不能有效防止特权就必然会疏离党和群众的关系,进而丧失执政根基。苏共亡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苏共内部长期存在特权现象,特权阶层享有普通百姓无法享受到的各种“特权福利”,苏共与群众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在苏联社会中,一般大众自称“我们”,而把特权者称为“他们”。搞特权瓦解了苏共执政的群众基础,最终无可避免地走向政亡人息之路。
特权思想在中国社会源远流长,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官本位意识是其重要根源。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权力至上、等级观念等价值观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特权好比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搞特权如同吸食鸦片,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特权思想与官本位意识一脉相承,不仅领导干部身上有,普通大众身上也存在。社会个体在不具备行使特权的条件时,往往憎恶特权,但在潜意识里却又认同特权,一旦有了行使特权的条件,就会忘记对特权的不满,也会理所当然地享受特权。这种充满矛盾的社会文化心理,深刻反映了特权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特质。因此,看待特权现象不能简单化,必须充分认识其存在的深刻社会文化根源,反对特权首先从思想意识入手,清除特权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无论是革命斗争年代,还是改革发展时期,我们党反对特权的态度是始终如一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制定并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限制特权、规范权力运行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坚决清除车轮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从吃喝到出行,从节庆假日到日常工作生活,附加在领导身份上的各种“特殊便利”日益远去,正是在这些细微的改变中,人民群众看到了新变化,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会风气更加清新。
但是,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毕竟是隐藏在全社会的痼疾,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还根深蒂固,彻底清除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要在认清特权产生和消亡的规律的基础上,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一起努力,铲除滋生特权思想的文化土壤,让特权现象无所遁形。这就需要在全社会树立规则意识,加强社会全体成员道德教育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以规则意识消融特权潜意识。领导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关键少数,要从内心深处摈弃官本位思想和等级意识,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切实增强严以用权的自觉性,从源头上扼杀特权思想产生的苗头。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风政风是全社会的风向标。我们要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领导干部严以用权、力戒特权,引领全社会破除对特权的迷思,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原标题:消除特权潜意识[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