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查黑”却卷入舆论“漩涡”市民为何不理解?
2015-08-11 18:36: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辛苦“查黑”为何没换来市民的理解?
查处“黑车”的兰州市城市运输管理处,最近接连被推到舆论的“漩涡”中,先是街头遭“围攻”、后在网络上被“差评”,甚至还遭遇了“黑打”的污名。
8月4日晚8时20分,在兰州市定西路附近,运政执法人员查处非法运营车辆时,与车上的乘客发生冲突。乘客拦住执法车讨要说法,并大喊“运管打人”,导致运政执法车辆被群众围堵,事发地被堵3个多小时。经过疏导,当晚11时40分许,事发地点的交通才逐步恢复。
8月6日,当地媒体公布了兰州市公安交通治安分局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经查,当晚兰州市城运处机动稽查分队一队在查处“黑车”时,因乘客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导致现场不明原委的群众聚集围观。该乘客对警方承认,当时执法人员并未打人,只是在其强行下车时有过推搡,大声高喊只因自己情绪激动。
事件本应就此平息,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城运处却就此被卷入舆论“漩涡”,甚至在网络上遭遇当地市民一轮接一轮的“吐槽”而无法“脱身”。
事发当晚,有关“城运处殴打乘客”的短文和图片被疯转;8月6日,调查结果公布后,并没有获得市民的普遍理解。在网络上,许多市民一边转发来自公安机关的“真相调查”,一面附上自己的质疑。部分市民甚至对城运处查处“黑车”的执法资格和正当性发出质疑,给城运处贴上“暴力执法”和“黑打”的标签。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6月开始,城运处联合交警部门共同开展了“稽查风暴”。近两个月来,仅有30多名工作人员的城运处机动稽查分队,采取了定点稽查、流动稽查、交叉稽查、夜间稽查等多种方式,全天候稽查“黑车”。截至7月31日,已经查处各种非法运营的“黑车”1300多辆。
辛辛苦苦“查黑”、“堵黑”为何没有换来市民的理解和认可呢?
据城运处统计,兰州市现有出租车8000余辆,而各类“黑车”却超万辆之多。
在常住人口超过360万、流动人口150多万的兰州,每万人拥有正规出租车不到20辆,如此大的供需缺口,使得“黑车”应运而生。2011年开始,政府部门就不断加大打击“黑车”力度,每年通过现场查扣的办法处理近千辆“黑车”。
但舆论也一直在质疑,这种暂扣违法车辆、罚款和拘留等处罚措施治标难治本,一些“职业黑车”多次被抓仍屡教不改。
兰州市政协委员赵春燕曾多次建议,政府应尽快制定出租车“合乘收费”标准,规范出租车拼车行为,缓解运力紧张局面。同时,有关人士也建议政府可以采取稳妥有效的方式对部分“黑车”进行收编,引导“黑车”司机转入正规就业渠道。
但社会各界的呼声并未及时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这一过程中,负责出租车的审批、车行的设立、“黑车”的清剿等工作的城运处,也因内部多起贪腐案而频遭诟病。近一年来,城运处计划财务科原科长李福成贪污受贿案、城运处稽查大队原大队长朱连成受贿案、城运处运输科原科长张维军贪污受贿案等一系列贪腐案件,成为舆论焦点。
由于“黑车”泛滥,由此引发的纠纷和投诉也频繁发生。近日,有市民投诉反映兰州西客站内“黑车”横行、漫天要价,在请求城运部门查处的同时,还提出了多条建议。但这位市民最后却得到了一条城运部门自我表扬的“神回复”,回复通篇都是该部门查处“黑车”的成绩单。市民无奈之下,只能致函当地媒体,此事公开披露后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市民王伟在网络上评论认为,执法部门失去了市民的信任,由此导致了“黑车难治”的恶性循环。
8月6日,记者在兰州市定西路附近采访,谈起几天前发生的围堵城运执法车辆的事件,有当时在现场的市民告诉记者,当晚的执法并非没有瑕疵,“遇到执法人员后,‘黑车’司机弃车而逃,执法人员非要将乘客拉来拉去问个究竟,如此执法只能激化矛盾。”
对此,当地舆论认为,“黑车”的大量出现,暴露出的是客运出租业管理的缺陷和正规出租车辆运力的不足,变堵为疏、加大正规出租车数量才是遏制“黑车”的根本之策。中工网记者 康劲
原标题:严查“查黑”却卷入舆论“漩涡”市民为何不理解?[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7-12)女教师治疗骨折后死亡 医院称不理解可走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