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释永信受宗教局查 揭外媒眼中的释永信

2015-08-03 12:51:12 来源:界面

评论

\

\

2014年10月8日,英国伦敦,中国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及众多少林寺僧人现身唐人街,进行祈福开光等仪式。

8月2日,泰国媒体报道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未能随团如期抵达曼谷,原因不明。随后,新京报消息称释永信正在少林寺内接受宗教局的调查。

一直在国内舆论中备受争议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最近又因被人“爆料”财务问题和个人生活问题而站在了风口浪尖。一些海外媒体也没放过这样的名人轶事,而采访过释永信的外媒又是怎样看他的呢?

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的一篇文章称,一个化名“释正义”的内部“揭发者”披露,释永信的生活问题多多,曾被寺院开除僧籍,曾与尼姑发生不正当关系,还有一位私生女。

文章称,对中国武侠小说的铁杆粉丝们而言,“方丈拥有情妇还有私生子”这样的故事已是再熟悉不过。在金庸1963年出版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主人公之一虚竹就是少林寺方丈玄慈的私生子。

有关释永信个人生活问题的传言,这已远非第一次。西班牙报纸El Periodico曾在2013年7月报道称,释永信有一名情妇在北京上大学,有一个儿子在德国生活,而他在海外银行的账户中还有300万美元的存款。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还曾出现过他在欧洲拥有多处别墅的消息。

2010年5月,一则广为流传的消息称,多名记者目击释永信在警方一次“扫黄”活动中被带走,原因是他刚好去见了几位卖淫女。

很多中国人认为,身为一个和尚,释永信的生活方式太过奢华。释永信开豪车,用iPad,甚至还有最新款的iPhone 6 Plus。

释永信和他推广的少林品牌经常成为人们在网上攻击的目标。2009年,少林寺网站两度被黑,其中一次,一封以释永信名义发出的伪造的道歉信列出了他被外界宣称的几大“罪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释永信在政治上很精明,而对待(外国)媒体也很友好。他经常被见到手里拿着iPhone自助出行,并与外国首脑和商界巨人会面—从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到苹果公司CEO库克,不胜枚举。

不过这些年来,不讨人喜欢的新闻一直尾随着释永信—从当地官员赠送的豪车和价值2.5万美元的法衣的报道,再到招妓和包养情妇的传言。而他专注于推广少林品牌的做法,也引来了最激烈的批评。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在他的领导下,少林寺已变为一个主要的功夫品牌,但其积极的“重商主义”却与少林寺的佛教根基相左。

由于将少林品牌出租给电影剧组、电视真人秀节目和电脑游戏,释永信已被媒体戴上了“CEO和尚”的帽子。对被贴上这样的标签,50岁的释永信在今年提交给全国人大的提案中说,把出家人称作CEO或是总经理,这非常不合适。

印度报业托拉斯(PTI)称,释永信将少林寺过度商业化的做法颇受争议。他靠推广功夫秀来赚钱,并让少林寺向全球扩张。

目前,少林寺已在海外建有超过40处文化中心,分支机构登陆美国、英国和德国,而释永信也成为2010年成立于维也纳的少林欧洲联合会的主席。

少林寺在国外拥有的商业项目包括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项价值2.97亿美元的开发计划。按计划,少林寺将在该州建一处配有功夫学院和高尔夫球场、拥有500张床位的综合型酒店。

在今年早些时候于澳大利亚签下一张300万美元的支票,用于支付建立少林分支机构的部分款项后,释永信曾为自己辩护:“中国人可以引进迪士尼,为什么国外就不能引进少林寺?文化走出去是件很体面的事。”

拥有MBA学历的释永信显然很有商业头脑。《新闻周刊》曾刊文称,自1999年接手少林寺以来,释永信已经把少林寺打造成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品牌。

基辛格和普京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访问少林寺,而在2009年造访这处中国功夫发源地的NBA明星大鲨鱼奥尼尔甚至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来到少林寺却让我流了泪。佛祖保佑。”

《新闻周刊》的评论称,释永信同时跨立于中国很多一分为二的范畴的两个方面—神圣与世俗,现代与古代,党和人民。站在中国对商业和宗教同时进行管控的这个交叉点上,他却成了在当代中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物典范。

在少林修习武术的美国人也能感受到这里的变化。2012年时,来自拉斯维加斯的妮基·斯莱嘉(Niki Sligar)已在少林寺接受了七年的训练。

她说:“来这里的外国人想要相信那些梦幻传奇,但每个角落都有人向你兜售念珠。这里很商业化,而且一天胜似一天。”

其他人也感受到,少林寺可能正在向世俗化偏斜。美国纽约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中国佛教研究专家加雷斯·费舍尔(Gareth Fisher)说:“(对中国来说,)少林是骄傲的来源,但它不是宗教顿悟的来源。”

不过在《新闻周刊》当时看来,这位方丈可能是唯一一位在英文报道中受到的待遇好过中文报道的中国非异见人士。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称,在那些公开指责他的人看来,释永信的动机反映了中国社会中充斥的物质主义,令人悲哀;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人对财富的追逐在社会的精神和道德领域留下了一片真空地带。

对于在海外设点进行的“文化活动”,释永信曾表示,它们在财务上只能勉强打个平手。他在2011年时说,少林寺的收入大多来自门票。少林寺留下其中的30%,剩余70%则上缴当地政府。

为了阻止人们用其名称推广与佛教戒律不符的概念,少林寺在全球各地注册了商标。不过,这场战斗的主战场却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显薄弱的中国。创建于1988年的河南少林寺产业开发总公司是中国第一个实名注册商标的宗教团体。

在中国,从制造软饮料到筷子,从生产电气机械到巴士汽车,很多公司都曾盗用少林的名称,甚至连酒厂和猪肉香肠的生产商也不放过少林的招牌—而事实上,禅宗严格禁止喝酒吃肉。

2011年,面对海量侵权案件和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无力,似乎不值得耗费精力去找每个侵权者理论。但释永信很乐观,认为事情终将向好的方向发展。

“若付诸司法来保护我们的权益,就会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结果却不一定事逐人愿,”他说。“中国人将来一旦与西方人一样,有很强的法制观念,侵权行为自然就会停止。”

听到这里,与释永信共进午餐的《金融时报》北京分社社长吉密欧(Jamil Anderlini)震惊于这段话与那些典型的中国首席执行官说出的话是有多么相似。

吉密欧写道:“起誓不伤害生灵的佛家弟子天天舞刀弄剑,练习用铁拳击碎天灵盖,同样显得很具说服力。对于释永信来说,暂时的利益交换—包括商业运作—似乎仅仅只是悟道路上的必然分化而已。”

2014年10月,释永信曾在造访伦敦期间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总监李文的采访。李文在事后写到,无论从任何人的标准看,释永信都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和尚,而少林寺也更像是个公司而不是一家佛教寺院。

他写到,近年来释永信主导了这家拥有1,500年历史的寺庙的现代化进程,他周游各国推广少林,是首位获得MBA学位的中国和尚,并以此助力少林的推广。当然,他也在同时惹出争议,很多中国人批评他把以武僧闻名的少林寺“商业化”。

当李文就有关个人生活方面的传言提问释永信时,释永信的回答非常沉着。释永信表示,如果这些事是问题,那它们早就成了问题。当再被问到会否将所有这些说法描述为纯粹的谣言时,释永信只是简单的重复上述回答。

李文表示,在那次采访中,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和一位有着强烈宗教信仰和智慧的“常规的”宗教领袖进行谈话。他说,在被提问后,释永信的回答方式和语言更像是一位政客或是政府官员。李文认为,把释永信描述为少林寺的CEO而不是方丈,更为确切。

这位被中国媒体质疑、被中国网民攻击的少林寺方丈曾表示,不大喜欢接受媒体采访,因为他们很烦,总提一些无聊的问题。在被采访时,释永信更愿意讨论佛教:“功夫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平。学了功夫后,(你知道)它是关于防御的。首先是防御,然后才是进攻。”

不过,再次陷入舆论漩涡中的释永信,不知道会如何防御和进攻。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