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唱响“转升”歌
2015-08-02 16:00:18 来源:重庆日报
本报记者 赖朝树 王翔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老工业重镇如何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的涪陵,以其咬定“转型升级调结构”这根准绳不放松的坚韧,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答卷。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33.19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全市增速8.9个百分点。其中,医药食品、材料工业、化工化纤、新能源四大产业均呈两位数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增长98.9%,装备制造业从6月开始由负转正,整个工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后劲十足的态势。 身在主战场,当好主力军,不断强化转型升级的发展定力 涪陵历来是我市的工业重镇,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后,处于城市发展新区的涪陵,被列入我市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 “身在‘主战场’,就必须要有‘我是主力军的勇敢担当,打好主动仗的积极作为’。”涪陵区委书记秦敏说,从工业方面来讲,涪陵作为老工业基地,基础较为厚实,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工业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涪陵工业必须转型升级,实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进而契合“将涪陵打造成为综合产业基地”的定位。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涪陵工业发展思路越发清晰,即按照“增量调结构、创新促转型”的思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工业园区化、集群化、高新化、品牌化发展步伐。以产业集群为引领、园区建设为载体、项目促进为抓手、招商引资为关键、技术进步为动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具体来讲就是,一方面通过推进存量工业提升、研发能力建设和“两化”深度融合,内涵扩大再生产,实现医药食品、化工化纤、材料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 另一方面,依托现有基础和资源、交通区位优势,推动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以汽车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电脑光缆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与通讯”三大新兴产业发展,并着力引进关联产业和升级项目,打造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 思路确定后,最终还要看落实。尤其是涪陵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工业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必然要经历“阵痛”甚至“剧痛”。在此紧要关头,更要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定力,不断深化对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的认识,并落实到工业体系的重构上。 在实施过程中,涪陵全区上下紧紧拧成一股绳,不动摇不反复,面对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各种困难,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结合市场变化和现有产业的特点,诊疗出产业发展“痛点”,从扩大市场、改革技术、产品创新、集约资源等方面,一件一件地进行梳理,找问题、想办法。同时,按照新兴产业构建的目标,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招商,确保了全区产业结构的重构始终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在这种坚持下,仅仅几年时间,涪陵工业就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医药食品、化工化纤、材料三个传统产业逐渐走出困境,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涪陵工业转型升级的框架基本成型。 “我们现在更加有了底气。”秦敏表示,随着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涪陵转型升级也将迈入“深水区”,但大的方向对了,基础有了,那么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发挥出涪陵在城市发展新区中的战略支点作用。 稳定传统产业,调整工业结构,着力强健“涪陵工业”的筋骨 2013年底,曾经占涪陵工业“半壁江山”的化工和装备制造业,深切感受到了“寒冬”的到来——以传统化工行业为例,建峰化工第二套3万吨三聚氰胺停产、紫光化工硫酸停产、腾泽化工水合碱停产,天元化工运行负荷下降至60%,全区近80%的化工企业陷入困境,化工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我记得从那年的4月开始,我们这条生产线就开始放假,只发放基本工资。”作为建峰化工的一名老工人,周成刚还远未从“大型国有企业”的辉煌中走出来,但现实却是,这个化工行业紧俏的加料配料熟练工,最终却不得不外出打临工,以满足家庭生活开支。 面对传统产业普遍存在体量大、技术落后、体制机制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该区领导班子一致认为,传统工业在涪陵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淘汰掉;这些企业的职工更是功劳卓著,绝不能放任不管。经过深入仔细调查研究,涪陵区为传统工业产业定下了“稳中求变、以改促稳、创新驱动、强健筋骨”的策略。 首先,对传统产业分门别类进行“量身定制”脱困之法。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三爱海陵,其生产的进排气门,一直广泛应用于摩托车、农机、汽车等领域。针对其技术创新滞后而濒临倒闭的情况,区里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诊”,并在政策、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一套科学有力的“组合拳”,使该企业脱胎换骨,其研发的钛合金进排气门、中空充钠进排气门等产品,在业界获得了良好声誉,产品也逐步由低端走向高端市场,订单源源不断。在近期的大众全球供应商大会上,三爱海陵被评为大众全球十大优秀供应商之一。 其次,持续推动以“技术革新”为核心的“技改搬迁”。将涪陵卷烟厂、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葵花药业等企业“退城进园”,通过生产设备、工艺的技术改造,以及产品的创新,重新焕发企业的活力。 涪陵卷烟厂作为涪陵区纳税大户之一。近年来,由于受设备工艺、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停滞不前。为了打破发展瓶颈,涪陵区启动了总投资16亿元的“涪陵卷烟厂技改搬迁项目”。项目采用了中式卷烟特色工艺、分类处理精细化加工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节能减排等新技术,今年投产后,预计可年产卷烟200亿支(40万箱)、年产值50亿元,实现“搬大、搬强、搬活”的目标。 第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先后淘汰了水泥189万吨,小火电机组11万千瓦,小造纸350吨。先后关闭了产能过剩、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隐患突出、布局不合理的食品、化工、机械等行业小企业17户,以及6座小矿山。为实现资源的集约使用、产业的集群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四是集中谋划、推进四大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平台。其中,涪陵工业园区(包括李渡、龙桥)以装备制造、材料、化工化纤、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白涛化工园区重点围绕精细化工,打造重庆综合化工产业基地;清溪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则重点发展铝铜加工原料和深加工产业链。 “如果说资源的整合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是基础,那么,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则是涪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涪陵区经信委负责人说,在完成基本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后,涪陵通过引入新的项目,打造新的产业链,一方面降低原有传统产业的占比,另一方面,新产业链的形成,盘活了资源,让不少传统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华峰化工作为涪陵化工产业的后来者,随着其己二酸一期扩建工程于2014年10月完工,该企业己二酸产能达到了38万吨。更重要的是,己二酸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液氨,使华峰与涪陵原有的建峰化工形成了紧密的联盟。建峰化工通过将自己原有的化肥生产产能,逐渐转向液氨生产,其产品附加值每吨提高了1000元,企业逐渐开始走出困境。而随着未来华峰己二酸产能提高到64万吨,建峰化工的效益还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华峰还先后建设了年产10万吨聚氨酯树脂项目和6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涪陵化工产业结构也在快速转型升级,向着新型化工化纤产业迈进。 实现转变的不仅是传统化工产业。随着万丰600万只汽车铝轮毂、大朗冶金100万吨氧化铝焙烧等项目的落地开建,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条,涪陵清溪工业园电解铝产业也开始走出困境;万达薄板的投产,让涪陵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涪陵榨菜、太极集团等企业的技改和搬迁,也让医药食品产业开始稳步向前。 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涪陵医药食品、化工化纤、材料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的产值,同比分别增长了19.9%、17.2%、26.9%,占到了涪陵工业总产值的69%,再次成为涪陵工业发展的坚实“脊梁”。 引入新兴产业,构建新型产业集群,打造涪陵工业的“新名片” 随着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发展新区各地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对涪陵来说,如果仅有传统产业的改造,没有新兴产业集群的增长,那么,其发展速度必然会落后。为此,涪陵按照新的战略布局,“以生态为底色,以效益为根本”,加快推动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华晨汽车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华通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与通讯”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的核心是高新、环保、高效。”涪陵区区长李洪义说,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愈发重要。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保护与壮大产业的关系,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才能真正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两年前,华晨鑫源汽车进驻涪陵后,一个年产值达20亿元的“汽车进气格栅和标识制造”项目紧随其后,希望落户涪陵。按常理,汽车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引进这个项目涪陵应该求之不得,但涪陵却果断拒绝了。其原因就在于,该项目生产过程的其中一环,需要进行电镀加工,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因为生态原因,涪陵已先后婉拒10多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虽然流失数十亿的产值,但换来的却是现今低碳、环保、高效的工业发展。 在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涪陵还十分注重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完善。在页岩气方面,一是依托白涛化工园区现有天然气化工及精细化工项目,大力拓展聚四氢呋喃、氨纶、树脂等精细化工项目,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二是在涪陵新城区建立页岩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大力引进关联项目,打造页岩气装备制造基地。目前,随着龙禹页岩气综合利用、龙冉LNG等项目的落地,页岩气产业链条逐步成型。 同时,华晨鑫源汽车落户后,围绕该产业,已先后有2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过不了多久,也将形成了一个数十家企业抱团发展、产业链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方面,华通、金通威等企业的投产,也吸引了动力科技、旺年国际等手机整机项目以及华伟旭电声、安德鑫电池、奥塞尔精密制品、国硕科技等电子信息企业落户,形成了环环紧扣、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格局。 时至今日,页岩气、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已成为涪陵工业含金量颇高的“新名片”。 功成不必在我,接力工业强区“旌旗”,在主战场上谱写“向前向前”的乐章 “涪陵工业的发展延续了几代人的梦想,我们既要立足于当下,更要着眼长远,着力于可持续、长期性,切忌生性浮躁、急功近利,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秦敏说,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区工业的体魄已日渐强健,随着大批项目的接连落地,以及后续项目的跟进开工,涪陵工业已呈现出厚积薄发、突飞猛进的态势。 ——化工化纤业,投资9.5亿的华峰差别化氨纶二期项目正在进行施工,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将实现年产值15亿元;投资30亿的博赛20万吨刚玉项目及50万吨铁合金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2亿元;投资13.2亿的龙海重油深加工项目主装置基本完工,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80亿元。 ——医药食品业,投资2.6亿的葵花药业退城进园项目通过GMP认证,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投资4.3亿的太极集团李渡新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将实现产值10亿元;投资16亿的涪陵卷烟厂9月正式达产,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50亿元。 ——材料工业,投资20亿元的津滨再生塑料加工项目开工,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亿元;投资19.4亿元的财衡特种彩色纺织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2亿元。 ——新能源产业,投资12亿的龙禹页岩气综合利用项目、投资10亿的北京龙冉LNG项目、注册资金2亿的龙禹公司总部经济和投资3亿的华美孚泰项目成功签约,项目建成后,可分别实现产值30亿、15亿元、6亿元和7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总投资3亿元的华通电脑已于近期建成投产,随着产能的释放,最终年产值将达20亿元;投资5亿元的金通威高科技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国际物流产业园项目,也即将完成建设,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装备制造业,投资47.6亿元的华晨鑫源一期建成,随着产能的释放,预计全年生产汽车10万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投资6亿元的三爱海陵进排气门项目正在施工,明年上半年投产,将实现年产值20亿元;投资30亿元的万丰轮毂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9月底投产,将实现产值45亿元;投资11亿元的盛时达汽车微车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 “仅仅是这些签约落地或在建的工业项目,年内就将为涪陵带来上百亿的新增产能,另外还有众多项目正在洽谈中。”涪陵区发改委一负责人说,从现在涪陵工业发展态势来看,到2020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工业产值将达到500亿元;页岩气产业将达到600亿元;电子信息和智能终端产业将达到400亿元;医药食品产业将达到700亿元;化工化纤产业将达到800亿元;材料及有色金属产业将达到800亿元;临港工贸产业将达到200亿元。 “虽然本届政府任期内,未必能够看到涪陵工业的辉煌,但只要沿着‘转型升级、调整结构、创新驱动’这条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时日内,涪陵工业定能登上一个新的高峰,成为城市发展新区主战场中的‘王牌军’。”李洪义信心十足地谈论涪陵工业的“下一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