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夫妇在中国抗战前线的报道:“中国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2015-08-02 09:35: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8月2日电(记者周文冲、韩振)1941年4月6日傍晚,一架运钞飞机降落在重庆。引擎的轰鸣声中,机上仅有的两位乘客——一位金发白人女子和她留着棕色胡须的“大块头”丈夫缓缓步出机舱。
这对来自美国的新婚夫妇,竟在他们的“蜜月”之行中,第一次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战时首都。
这对夫妇就是美国著名的战地女记者玛莎·盖尔霍恩和她的丈夫欧内斯特·海明威。当时的海明威已经写出了《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世界名作,也曾有过战地记者的经历。这一次,他以纽约时事报纸《下午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踏上重庆的土地,成为第一个报道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美国记者。
在重庆,海明威夫妇受到破格欢迎,蒋介石和宋美龄邀请他们共进午餐,又在饭后与其长谈。
海明威从美国出发前,《下午报》主编英格索尔给他列出几个题目:中日战争打得怎样?中国内战会不会发生?如何避免美日开战?这些题目,是尚未参战的美国民众和执政者最关心的话题。
为了解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在到重庆之前,海明威夫妇已经由香港进入广东韶关国民党第七战区,在抗战前线进行了一周的采访,他们与士兵们一起巡逻,一起住在小村庄里。“中国军队缺乏装备,他们尽力以训练和组织来弥补。这五百万士兵甚至没有鞋穿,可他们却知道怎样打仗。”玛莎后来回忆说。
从韶关经桂林抵达重庆几天后,海明威又前往成都,参观军事学校和兵工厂,考察机场建设。当看到10万中国农民唱着号子、用5000辆独轮手推车和10万条扁担建造机场的壮观场景,海明威不由得肃然起敬。
4月14日,就在离开中国的前一天,海明威夫妇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王炳南的德籍夫人王安娜的引领下,甩开跟踪,在一间只有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的地下室里,秘密会见了周恩来。
玛莎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当时周恩来穿着一件短袖开领的白衬衫和一条黑色裤子,用法语和他们夫妇交流。“我们认为他是我们在中国见到的真正的好人,他可能是个胜利者。假如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典范,那么,未来就是他们的。”玛莎说。
在结束为期三个月的访华行程后,回到美国的海明威写出《苏日签订条约》、《日本必须征服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在中国的地位》、《中国需要改善空军》和《中国加紧建设机场》一组6篇关于中国抗战的报道,刊载在《下午报》上。
在这些报道中,海明威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中国人民有勤劳勇敢、不怕艰难牺牲的精神。他们能对日本发动反攻,而且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原标题:海明威夫妇在中国抗战前线的报道:“中国必将取得最后胜利”[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