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艳敏为什么不能“感动中国”?
2015-08-02 03:3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报评论员 张天蔚
针对这一事件背后的悖谬,舆论理当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面对无辜的郜艳敏,媒体和舆论有责任给予公开和坚定的支持,承认并尊重她通过努力而找回的人生价值和尊严。她没有“放下”时,没有人可以强迫她放下。但如果她已经选择放下,别人也无权强迫她永远背负着屈辱的过去而不许她自拔。
1994年,18岁的河南少女郜艳敏被人贩子拐骗,历尽屈辱磨难之后,被卖到河北大山深处嫁做人妇。2000年,放弃逃跑的郜艳敏成为山村里唯一的代课教师,并在这个岗位上勤恳工作,成为受学生们爱戴的老师。2006年,郜艳敏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其曲折经历还作为原型,拍成了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
其后的数年间,外界几乎无从了解郜艳敏的生活际遇发生了哪些变化,也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个曾经被踏入泥泞,又登上辉煌舞台的女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直至不久之前,这则几乎已经被尘封的旧闻被重新发现,舆论似乎才蓦然发现这则励志故事的荒诞和悖谬。人们有理由追问,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何以被轻松忽略?受害者的屈辱经历何以被一笔带过?一片未曾彻底清洗的泥泞和血污之上,又如何承载得起一座“感动中国”的奖杯?
但是,这所有的追问似乎都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带着足够的仁爱和不忍之心,小心地剥离这个悖谬的事件和事件中的被动的主角郜艳敏。所有的悖谬,自然有始作俑者,却与郜艳敏何干?一个在外人看来选择了“向命运低头”的女人,却在担任乡村教师的过程中,重新感受到生命尊严和价值,又有多么难以理解?
或许在旁观者看来,如果这一切都发生在郜艳敏毅然离开“购买”她的家庭之后,就有资格顺理成章地成为反抗邪恶的励志故事的主角,即如被割去鼻子的阿富汗少女艾莎被美军营救后如何自强不息,或饱受割礼摧残却终成国际超模,继而发起废除割礼的非洲少女华莉丝·迪里那样。而仅仅因为选择了留在加害者身边,郜艳敏的所有努力,似乎就变得“不洁”而不再具有任何价值。
但是,社会留给一位弱势女子的选择本来不多,权衡之下的“认命”,对当时的郜艳敏而言,或许就是最不坏的选择。媒体、舆论自然会呼吁改变造成郜艳敏悲剧的残酷现实,但这一切于彼时彼地的郜艳敏而言,却可能遥远到难以触及。她面临的是当下必须做出的即时选择,却没有谁能够为她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而在不得不接受的悲剧命运之后,郜艳敏在担任乡村教师的机会中,重新找回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又何尝不是一次自我的重新发现和救赎?担任了代课教师的郜艳敏,在媒体的镜头中呈现出的自信、认真、愉悦,绝非“导演”们摆拍出来的宣传姿态,而是一个重新找到生命价值的女性发自内心的光彩。这样的光彩或许被他人所利用,但郜艳敏何辜?撇开那个“感动河北”的虚妄称号,这样一位有勇气和能力战胜屈辱,重新站立起来的坚强女性,为什么不能感动中国?
随着舆论的热炒,已经有媒体意识到可能对郜艳敏本人造成的伤害,于是在跟进报道中表达了郜艳敏的困惑和不安,及对家人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担忧。但或许是顾虑到舆论可能的非议,这些媒体的表述大多隐讳而曲折。但我们以为,针对这一事件背后的悖谬,舆论理当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面对无辜的郜艳敏,媒体和舆论有责任给予公开和坚定的支持,承认并尊重她通过努力而找回的人生价值和尊严。
而至少应该谨守的底线,是真正尊重郜艳敏自己的意志和选择。她没有“放下”时,没有人可以强迫她放下。但如果她已经选择放下,别人也无权强迫她永远背负着屈辱的过去而不许她自拔。
原标题:郜艳敏为什么不能“感动中国”?[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18)白岩松回应枪击案报道:这不是做《感动中国》
- (2015-06-19)白岩松回应枪击案报道争议:这不是做《感动中国》
- (2015-06-19)白岩松回应肃宁枪击案报道:不是做《感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