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卫星之父”孙家栋:我国空间基建居世界前列

2015-07-29 13:55:02 来源:观察者网

评论

\

李克强在座谈会前首先观看了中科院学部历史沿革、科研成果以及科技战略咨询图片展。

\

7月27日,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李克强与中科院院士代表孙家栋握手交流。

7月27日下午,为庆祝中科院学部六十华诞而召开的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主要负责人和院士代表等400人参加此次座谈会。与老同事、老朋友寒暄的同时,院士们也不禁回忆起学部六十年走过的辉煌历程。作为国家重要智库,中科院学部在新中国数十年科技发展事业中不断领风气之先。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座谈会的致辞中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年来,广大院士团结带领我国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勇攀科学高峰,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国家发展,做出了卓越发展。”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仍然走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前列。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座谈会上,孙家栋院士和谢毅院士作为院士代表发言。前者是中国“卫星之父”,今年86岁;后者今年3月刚刚获得2015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今年48岁。这两位院士是院士中“一老一少”的代表。

中科院院士孙家栋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发展“互联网+天基信息系统”的建议。“目前,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位于世界前列。”孙家栋在发言中指出,“而是否能够物尽其用,关键还在于应用。”

孙家栋指出,打造“互联网+天基信息系统”的全新产业链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新技术便有望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

孙家栋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天基系统目前已经逐步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圳的一家公司在城市公路的井盖上加装了自主开发的终端,使管理者能够实时观测到井盖位置,保证城市交通安全。”他说,“此外,天基系统还能利用卫星定位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

这条建议当即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积极回应。与会院士专家也表示,今年86岁的孙家栋依然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关心着年轻的一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弄潮”,非常值得钦佩。

获得今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科院院士谢毅也在座谈会的发言中提出,加强科技创新,要对科教资源进一步加强统筹布局,促使科教战略资源合理分布。“同时应从战略的高度、从体制的层面统筹协调,使各类科教资源能发挥最大效益。”谢毅说。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与会院士专家们一致表示,科学家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万众创新”。

“作为院士,我们不仅要把科研本职工作做好,还要注重创新成果的开放,使其在全社会发扬光大。”孙家栋表示。

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包括院士在内的科研人员要积极把长期积累起来的可以转化为应用的成果推广出去,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做出实质性、卓有成效的贡献。“这是可以大有所为的。”他强调。

对于科学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应该发挥怎样的角色,李振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对于老一辈院士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年轻人的导师,让他们在科研岗位上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对于年青一代的院士来说,要接过老一辈科研人员的衣钵,将老一辈科研人员的优良科研传统继承发扬。”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青蓝相接。”李振声说。

“要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会院士专家从李克强总理的这番讲话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我国超声电机领域的开拓者、200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的赵淳生也出席此次座谈会。他告诉记者,李克强到会场后与离其较近的院士握了手,还特别向其他院士表示:这么多人不能一一握手,十分抱歉。

座谈会现场,院士们并未得到总理的发言稿,77岁的赵淳生非常认真地就总理的讲话作了笔记。在向北青报记者回忆时,他翻着笔记照总理讲话逐点复述。

作为科研工作者,赵淳生对总理提及的科研领域也要简政放权深有感触。“总理当时说,填表(即跑项目)让科研人员浪费了很多时间可不行。”就他个人而言,作为一名院士,填表、评审这些无关科研的事情每年占用了他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时间。

赵淳生回忆,座谈会持续了约一个半小时,李克强的讲话约有一小时。与李克强履新国务院总理以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不同,此前往往先论述国家经济形势,后论述科技创新,但这次座谈会,李克强开篇就谈科技创新,并且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科技创新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成败”。对科技创新的强调力度不同以往。

有一个细节也让他切实体会到国家对科技创新、对人才的重视。在赵淳生左边就座的是国务院一名干部,座谈会开始前,他向赵淳生询问:现在的科研制度还有什么问题?待遇怎么样?当听说赵淳生作为院士一年待遇有大约40万时,这位干部说:“这个还不够。”不过,赵淳生说,经历过苦难,这些钱够了,可能年轻人不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这位“奔八”的老人正用自己的超声电机专利技术作股,与社会资本合办企业。

7月27日,李克强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说,本届政府常务会议题21次与科技创新相关。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自2013年3月至今,本届政府已召开97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涉及科技创新相关议题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科技创新议题被频繁提及,仅2014年11月召开的四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就有三次与科技创新有关。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科研资金使用、科技成果转化等议题均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专题讨论,其中科技成果转化特别受李克强重视,曾两次在常务会议上讨论。

2014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决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通过改革允许科技人员拥有股权期权。距此22天前,李克强刚刚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把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等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广到更大范围”。在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将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分配制度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再次提及科技成果的问题,提出要将科技企业转增股本、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推至全国。

以下为孙家栋、谢毅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孙家栋

作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我就“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天基信息应用发展”这个主题,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是,60年来我们取得的科技成就,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成果已经成为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建设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成为彰显我国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具体到航天领域,作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和高分专项等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我国各学科各领域的科技进步。同时,航天肩负着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的光荣使命,航天的发展牵引带动着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有力推动着国防、经济和社会建设。航天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主要来自于中央的坚强领导(道路自信),来自于上下一心、举国之力的大力协同,来自于航天人的“严慎细实”、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

二是,在实施“互联网+”行动中,进一步加强推进天基信息的应用。

截至2015年1月底,我国运营的在轨卫星数量位于世界前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如何进一步渗透推广到基层,广泛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和民生领域,并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是亟待突破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用好天基信息,可以采用“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 的模式,紧密结合当前国家制定的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以创新驱动为根本,以军民融合为手段,突破体制机制的藩篱,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的商业模式,打造“互联网+”下的天基信息应用的全新产业链条,大力延伸增值服务部分,支持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内生增长、推动信息化社会发展、支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打造“天基丝绸之路”,将“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分层次地应用于国防安全、政务公开、社会建设、大众信息消费等领域,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天基信息应用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使“互联网十天基信息应用”广泛渗透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推动天基信息应用像历史上石油的发现、电力的发明那样,影响和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

三是,对更好地实施“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提点建议。

一是加强国家层面对天基信息应用的统筹,重点加强基础与应用的研究,包括“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所涉及到的关键核心技术、标准规范、知识产权、数据政策、商业模式等研究。能不能用重大专项的组织机制,完成“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 的示范推广?

二是倡导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联盟,建设各类跨界融合的创新平台,培养和集聚熟悉互联网和天基信息应用的跨行业、跨领域、懂技术、善运营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育新的应用模式,推动天基信息应用产业化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谢毅

今年正值中科院学部成立六十周年,我作为一名新兵,首先向科技界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辈们怀着“科教强国”的梦想,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了制造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震惊世界的成绩。今天在座的各位前辈都是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和科技发展基础,正是我们的前辈敢于担当、勇于超越,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结果。

其次,作为一名一线科技工作者,我还要感谢自己生于中国、成长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要感谢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记得去年院士大会上,总书记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李总理也说“创新是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也是使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根本之策”。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投入了大量经费和资源。我们也因此有更好的科研条件、人才团队和政策保障能够潜心研究,做出更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我的小课题组在低维固体中的电声调制及其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领域做了一些有影响的工作,我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今年三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这也是第一次由国内培养的博士获得这个奖项。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座谈会和大使馆庆祝会上都特别自豪地提到,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祖国的强大,这真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因为这个奖是每两年从所有自然科学领域中遴选5人,而我所从事的无机化学,可以说是最古老成熟的学科领域了,如果不是借助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正电子湮没、超快光谱等我们自己的一些先进物理手段,是不可能做出有深度的工作,更不用说在世界范围内、在众多的自然科学分领域中脱颖而出了。而这些大装置和先进物理平台都是和国家经济发展、科技投入分不开的。所以我相信,随着祖国的强大,我们的科研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和科研成果会得到国际科学界更高、更广泛的认可。

根据今天座谈会的主题,我想提两点粗浅的建议:一是希望国家对科教资源进一步加强统筹布局,从国家顶层的高度进行战略调控,促使科教战略资源更加合理分布。当前我国的科教资源多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少数发达地区。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考虑,这种过于集中的布局,可能会影响国家均衡发展,特别是国家安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建议对有基础、有条件的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布局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实验室,大幅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长期稳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二是建议国家从战略的高度、从体制的层面统筹协调,促进科技和教育紧密结合,打破科研机构、大学之间的界限,以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使各类科教资源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在中科院支持下,我所在的中国科大和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实施了紧密的科教融合。我们依托合肥的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创新产业优势,依托科大的教育和人才优势,打造合肥大科学中心,打破了大学和研究所之间的无形壁垒,形成了在物质科学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科研和人才培养综合体。这种科教融合模式值得更大范围内提倡和推广。

最后,我想说,我们都有一颗爱国心,由衷地希望国家能更加强盛。作为年轻科学家,我将向老一辈科学家们学习,把党、国家和人民赋予院士的崇高荣誉转化为献身科学、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动力,坚持奉献在科研一线,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