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专家指创业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型创业”意识和能力

2015-07-28 21:55: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中新网上海7月28日电 (记者 许婧)“大学搞创业教育,究其根本是与人才培养有关的事情,而非仅为解决就业问题”,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28日在与该校新近成立的创业学院首期“匡时班”学生交流时如是说。

创业,在当下的中国,被认为是最强大的经济力量,创业活动也在从商业领域不断深入到社会创业层面。在创业型社会背景下,中国各高校也积极回应时代新要求,包括上海财大在内,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纷纷成立创业学院,还有些高校将创业课程设定为全校学生必修课,或专门组织学生成立创业班,培养外来企业家,一股创业教育热潮在中国高校中“轰轰烈烈”铺陈开来。

上海财大创业学院首期“匡时班”共录取了45名学员,在三周内学习财经特色创业模块课程。虽然是在校学生,但他们筹划中或正在进行中的创业项目多达37个,涉及互联网+、创业产业、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有一个项目更是已获得融资。

张思雨是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14级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他和他的团队打造了一个针对每个大学生的私人活动管家“Together”,这个智能课程表与校内活动、校外商家以及私人约伴相结合,以帮助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高效利用零散时间。他告诉记者,短短十多天,因为有与企业家直接互动交流,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而学习的内容也非常贴合市场,“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与企业家、投资人打交道等实战技巧”,如今已经注册公司的他对今后的创业路更有信心。

与张思雨有同样想法的学员不在少数。对此,樊丽明回应说,最关键的是校园里要逐渐形成一种氛围,即大学进行的创业教育着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强调的是播撒创新创业种子,“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要求也不可能马上出成果,不能过几天就问‘怎么还不出马云、马化腾’”。

作为校长,樊丽明勉励这些青年创客,在校期间,要正确处理好创新和创业的关系,创业和专业学习的关系,四年和未来的关系,成功和失败的关系,“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创新型创业,不管今后是否创业,要以创业的精神做事”。

上海财大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颇为认同这种观点。他告诉记者,上海财大创业学院,已初步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一体两翼培养模式,其中,通识教育强调塑造学生的品格和心性;专业教育侧重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

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交大创业学院院长朱健看来,大学生创业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以北大、清华为首的研究性的大学进行的商业模式的创造和创新,主要还是应该进行科技型、引领型的,千万不能太多选择生存型创业。如果研究性的高校(学生)都选择生存型创业,挤占了农民工创业的空间,那么农民工创业情何以堪?”

原标题:专家指创业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型创业”意识和能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