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香港书展"国学风"渐起 古汉语文学书籍成市场黑马

2015-07-25 10:26: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论

\

香港书展“年度作家”李欧梵

\

侯孝贤

香港书展落下帷幕,百万读者捧场

7月21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26届香港书展圆满闭幕,数百场次的文化活动点燃读者热情,各方文化精彩碰撞,其中,内地文化更显进取态势。

共计七日的书展,共吸引过百万人次进场参观。据权威调查发现,今年书展参观人士平均消费为903元。小说、旅游书、漫画和文学书籍是最多参观读者希望选购的项目。

内地作家表现积极

本届香港书展一如过往,成为亚洲华人关注的文化盛典。香港书展继续设有七大讲座系列,当中的“名作家讲座系列”,继续请来众多华文作家。来自内地的名作家包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迟子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跃文,还有九夜茴、张嘉佳等青年畅销作家,2015年红透网络的女诗人余秀华,也亲临香港书展与读者交流。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接受采访时表示:从读者的反应热烈,足证香港书展已经超越了一个纯粹的书刊买卖平台,成为一项促进各方文化交流的盛事。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作家和部分资深书虫,发现:台湾这些年在文学创作上出现大面积的怀旧情怀,不管是白先勇还是齐邦媛等,吸引读者的均为对过去的一些追忆,对于当代问题的思考的作品较少,也未见有较深刻的思想;就香港而言,香港以武侠、流行歌词以及茶餐厅为代表的文化一直以来是引以为傲的,但近年来武侠小说青黄不接,凸显香港文化的局部困境。

反观内地作家,本次参展的迟子建、王跃文,九夜茴、张嘉佳等作家,他们在书展讲座发声,表现积极进取的文化意识。年轻作家积极尝试在互联网时代的写作;而传统作家也在学习西方各种意识流创作,如莫言、麦家、余华、阎连科等作家慢慢在国际上闯出一片天地。

希望内地出版机构能更深入调研香港读者的口味

本届香港书展,内地书刊成为国际读者抢购的畅销品,读者反映,内地图书质量好,而价格相对于台湾和香港而言更实惠。书展展览市场拓展总监温少文就此认为,“这正体现了内地出版机构参加书展的优势所在,可以将内地出版发行的实力,利用香港书展的平台打出去,同时宣传中国文化。”中国图书进出口深圳公司总经理林宏雄说,“香港书展是一个很好的品牌,每年都会有世界各地的出版社和发行机构来到香港,所以它会发掘出一些新的商机。”

首次大规模组团参展的新疆12家出版社共带来6种文字的图书1100种、4个语种的音像制品100种,但他们认为估计不足,图书带少了。相比之下,拥有地缘优势的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已连续十一年参加香港书展,组织了100多万码洋的优质图书。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图书出版管理处处长张新革说:“尽管新疆到香港路途遥远、运输成本很高,我们也非常愿意参加香港书展,是希望通过这个国际性平台把新疆宣传出去,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和美好。”

温少文介绍,内地出版机构参与香港书展已有近20年时间,最近几年出现了新的特点——参展机构更加多元、书籍内容更加深入,展区装修上也比以前更好。对平均每年约50家内地出版机构参加香港书展,温少文希望未来能够更多一点。他同时建议,内地出版机构如果能对香港读者的口味做更加深入的调研,效果会更好。

香港书展关键词

“国学”新热

近年来,“港味”书籍越来越成为选购焦点。“港味”浓厚之外,香港书展中“国学风”渐起,中国经典书籍的展位前人头攒动,不少都是父母带着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读者梁女士介绍,随着祖国在世界的文化影响力增强,传统国学经典越来越受到港人欢迎。而文言文重回中学语文教学,更使得古代汉语文学类书籍成为新的市场“黑马”。

小说第一

香港贸发局委托独立调查机构调查发现有近半的受访者表示,参与书展是为了选购最新出版的书籍,有七成受访者希望来书展选购特价书籍。以书籍题材分类,最多受访者表示会在书展选购小说(56%),依次为旅游书(28%)、漫画(25%)和文学书籍(24%)。有67%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在书展的花费会与去年相若,预算花费增加的有18%。受访者的预算平均花费为903元。

流行歌词

粤语流行曲历史悠久,陪伴香港以至华南地区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走过一段又一段的历程。今年书展文艺廊特别呈献“词情达意——香港粤语流行歌词半世纪”展览,结合音乐和影像等多媒体元素,让参观者从一份词看到一个“词海”,领略当中深意。

展览展出多件珍贵展品,包括一代奇才黄霑先生的手稿、经典唱片及歌词集等,大会亦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填词人出席讲座和分享会,和读者一起细品不朽香江名句。

大侠金庸

今年适逢金庸武侠小说创作60周年,书展特设“笔生传奇——金庸武侠小说创作60周年”展览,珍贵展品包括金庸先生真迹手稿、亲笔题字,以及载有其连载小说的报刊等,广大书迷一同回顾这位文坛巨匠创作历程的点点滴滴。

名家讲座

迟子建:文学梦没有群山之巅

继《额尔古纳河右岸》创作10年后,迟子建在《群山之巅》一书中再写红尘中的精灵、白雪下的罪恶、灵魂的独白、爱与痛的命运交响曲。记者在香港现场问及她的文学梦想,她坦言:文学梦没有群山之巅。

有人批评,迟子建对人物的处理由“爱”转“痛”,用力过猛,甚至有人戏称这本书为“杀人手册”。也有人质疑,《群山之巅》迟子建玩起了魔幻,写成一部向魔幻、猎奇致敬的作品,这是她最大的失误。从生活和基层拾取的故事,被部分人当成猎奇来看的情况,迟子建非常清楚。她说,曾经有一位大学教授,评价《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对于鄂温克部落的叙述是虚构的,“当真正的鲜血喷溅的时候,我们竟然以为那是油漆——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太可悲了”。

侯孝贤:

聂隐娘非舒淇不可

或许因为“名导”、“武侠”加“戛纳”的叠加效应,侯孝贤讲座未开讲先轰动,场地临时升级——从可容纳四五百人的会议室,更换为可容纳六七百人的演讲厅,座无虚席。

决定拍《聂隐娘》后,侯孝贤就觉得主人公“非舒淇不可”,更确切地说,他心中所想的聂隐娘就成了舒淇。侯孝贤的老搭档、“御用编剧”朱天文观看成片后一语捅破:“这不是我们原先的聂隐娘了,你跟着舒淇走,剪出来的隐娘有一种纯直。”

《聂隐娘》制作费高达1亿港币,是制作成本最高的侯孝贤电影。侯孝贤说,“我把唐朝算拍得不错,唐朝不好拍,自己感觉整个画面OK。”

从1980年执导至今,他好像从未想过取悦谁、迎合谁。有人问侯孝贤:“《聂隐娘》是拍你自己吗?”他借用片中一句台词回答:“一个人,没有同类。”

原标题:香港书展"国学风"渐起 古汉语文学书籍成市场黑马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