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中国网民一年间遭受各类损失超800亿 七成个人信息遭泄露

2015-07-22 15:25:08 来源:中国青年网

评论

\

12321举报中心副主任郝智超在“2015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论坛”上发布《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李拓 卢冠琼)根据22日上午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105》,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我国网民因为垃圾信息、诈骗信息和个人信息泄露等现象,总体损失约为805亿元。如果将此数据除以我国网民数量6.49亿,则我国网民遭受的人均经济损失为124元。

在这些网民中,约4500万人近一年由于各类权益侵害遭受到1000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12321举报中心副主任郝智超在发布《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时表示:“根据报告,网民权益的初步定义为网民因使用互联网产品、服务及相关设备而应该享有的权益。网民权益主要包括网民的安宁全、接受真实信息的权力、知情权和选择权以及信息保护的权力。”

《报告》显示,调查中76.3%的网民遭遇过“冒充银行、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等进行中奖诈骗的网站”;55.3%的网民接收过“冒充10086、95533等伪基站短信”;收到“冒充公安机关等公众机构进行电话诈骗”的则超过半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则是网民的个人信息正在被大量泄露。调查显示,七成左右网民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网上活动信息均遭到泄露。其中,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近半数网民个人通讯信息被泄露。除了经济损失,我国有14%的网民遭受到的时间损失在10个小时以上,网民平均时间损失达到2.54小时。

在移动端网络,我国手机用户同样在遭受各种损失。

《报告》制作者12321举报中心根据举报情况,分析总结出了恶意APP九大陷阱,包括无显示不限量乱弹广告;虚假宣传;未经用户同意窃取用户信息;滥用增值服务;无提示自动下载应用;无法正常卸载;远程控制;伪造短信;山寨知名软件等。

《报告》最后提到,网民权益是从个人作为信息主体的角度出发天然具有的相关权益。相信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网民权益保护意识的不断觉醒,网民权益保护概念也将不断演变、完善。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