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三大支撑带潜力初显孕育经济增长“新芽”

2015-07-20 09:50:3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论

“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工作内容。其中,“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个区域建设被总理称为“三个支撑带”。

“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工作内容。其中,“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个区域建设被总理称为“三个支撑带”。

2015年刚刚过半,这三大支撑带的配套政策、规划方案陆续发布,对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孕育和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4。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值增长均超过17%。

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以天津为例,7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和河北企业在天津投资972.19亿元,占其实际利用内资的43.7%。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成效明显,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33.1%。

5月底,上海海关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自2014年12月1日实施以来,外贸企业整体通关和物流费用较传统转关模式平均降低27.5%左右,长江经济带进出口较上一年度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

……

这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各地各部门蹄疾步稳的改革步伐,更凝聚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关注和支持。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从规划到实施,步伐紧跟深改节奏。

“一带一路”引领中国经济外交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同年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2014年,4月亚信峰会,我国首度提出建立亚投行设想。10月,亚洲21个国家签署了筹建亚投行的备忘录。12月,中国出资设立的丝路基金在北京注册成立……在中国的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国际各国的瞩目和积极回应。

经过了一年多的酝酿与筹划,在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到了实质操作阶段,并开始显现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

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同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等8个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

4月20日丝路基金签下“首单”,投资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之一——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

6月18日,在推进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新阶段下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是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

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其中已通过国内审批程序的50个国家正式签署《协定》。

除了国家层面,交通部、财政部、国资委、央行、商务部等部委也针对“一带一路”的配套政策进行了规划和调整。

而全国各省市对“一带一路”的实施也充满热情。目前,广东、上海、宁夏、广西、重庆、江西、江苏、云南、甘肃、陕西、福建、新疆等地已经上报或公布了“一带一路”的对接方案和行动计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谱新篇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8月,中央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任组长。各项政策对接紧锣密鼓的筹划起来。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讨论,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今年7月,京、津、冀三地分别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做出了本地相关部署落实,并审议通过。

回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年多来的实践,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对京津冀而且对全国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虽然经济增速在全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有所回落,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民生领域发展向好,三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据北京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1季度,三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80%、50.7%、39.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5个、5.9个和6.2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1-5月,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天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3%、20.6%和14.2%,河北工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装备制造业增长8.8%,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节能降耗继续推进。1季度,京津冀三地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分别下降8.3%、1.4%和2%;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2.1%、9.9%和6.4%。

长江经济带拉起中国潜力地区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约6亿人口,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曾表示,长江经济带是要用“长三角”的龙头作用对沿江的中西部省份进行辐射作用,通过有经济落差的区域规划去优化生产力布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潜力就是广大的中西部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地区。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江西、重庆、四川、广东等省市,陆续公布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行动计划等。

2015年2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并讲话。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

据国内媒体报道,长江经济带总体规划出台时间临近,目前正处于待批复状态,除了明确发展目标之外,将对基础建设、生态环保、制造、旅游、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进行详细布局。

原标题:三大支撑带潜力初显孕育经济增长“新芽”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