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生前接受凤凰专访 谈为何加入中国民建
2015-07-19 05:23:41 来源:凤凰资讯
【问答神州】特别节目“追忆成思危”
历经大时代,逆境不沉沦。
成思危:真的把我的出生证拿出来了,还有我的大脚趾的脚趾印
慷慨陈词,但求问心无愧。
成思危:所以将来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的发言能够公诸于世的时候,你可以核实一下我是不是这样做的。
居安思危,心忧天下敢直言
成思危:如果不依法处置,实体经济是有很大的隐忧的。
吴小莉:我们来谈谈股市吧。
成思危:你听明白我说的吗?
吴小莉:听明白,完全明白
【问答神州】特别节目《追忆成思危》。
主持人:2015年6月15日至7月7日,上证指数在16个交易日内狂泻近1500点,狂飚突进的牛市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震荡,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四起。这让我想起去年采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的时候,他的“盛世危言”。我不禁会想,一向对于中国经济持审慎乐观态度的成思危,又会如何判断分析今天的经济走势。然而就在股指回升、震荡和缓的上个周日,噩耗传来,成思危于2015年的7月12日的凌晨0时34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0岁。成思危与我们问答神州的栏目结缘良深,2007年的1月6日,问答神州开播时,他是第一位受访的嘉宾。2010年的后金融危机时代,2014年的9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成思危又曾经两度接受专访。于是,我们把前后三次对他的采访,尤其是以往限于篇幅,没有播出的他的人生故事,重新剪辑,以此送别成思危。
1935年,一纸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使得中国在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于日寇之手。风声鹤唳中,中国爱国著名报人成舍我,与留法归国的妻子萧宗让喜获麟儿。成舍我给儿子取名成思危,寓意“居安思危”,希望他不忘男儿肩负国家安危的责任。
成思危:我父亲他从小就是对我,他也是有一种期望,所以四岁就教我读唐诗,包括母亲也教,六岁开始就读《资治通鉴》。这样的话,就使得我对知识分子出身的那种,宰相等等这些充满了仰慕,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还有范仲淹什么这些,中国古代的这些知识分子,所以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在我心目中形成了这样的一种,一种愿望,就能做得像他们这样的人。
主持人:你现在这个位置跟角色有点像出谋献策的一个策士?
成思危:对。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刚毅,职工都有点怕他,所以他外号叫“大皮鞋”,所以在报社的职工,一听他的皮鞋响了,就说大皮鞋来了,所以后来我也有个小皮鞋的外号,我母亲正好相反,她非常温柔,非常平和,对人非常好。父亲对我们好像比较遥远,也比较威严。而母亲就是我们身边的守护神,和我们的朋友。所以跟母亲的感情,说实话是,在当时来觉得,还是确实比较深。
1951年,成思危随着家人躲避战祸,已经迁居香港两年有余。16岁的成思危,当时的偶像是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高觉慧,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他对新中国心生希望和憧憬,决意回到大陆。为此他瞒过了父亲,向母亲辞行。
主持人:你那时候压根儿就没打算跟你父亲说?
成思危:对,因为跟我父亲说肯定他不同意,那不就麻烦了,对不对。
主持人:你是怎么说的?母亲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成思危:当然我母亲第一次反应是,当然是不同意的,说你一个人才16岁,你回到那个共产党统治的地方,我不放心。当然我母亲知道我思想是左倾。所以她也是劝说,但是她看我很坚决,她后来还是,没有坚持。
不忍见母亲分离时的泪眼,成思危借口只是与同学出游,怀惴着家人的照片,提着一只手提箱,独自一人跨过罗湖桥,返回内地。他没有料到,这一去便是与母亲的永诀。
成思危:我一直到1972年,我小妹妹成露茜从美国回来,才告诉我,母亲去世的消息,当时我心里是非常难过,就我母亲去世,我没有在她身边。而且据我小妹妹说,她去世,临终的时候喊我的名字,所以这也就是,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缺憾。所以我1990年到台湾去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去给我母亲上坟。
在建国初的特殊岁月,年轻的成思危曾经胸前别着钢笔,以干部身份被调入大学培养和重用;也曾经在成为了化工专家以后,手捧一本《锅炉学》,在锅炉房下放劳动。成思危谨记父亲在他十二岁生日那天写下的赠词——自强不息,几十年后,他曾经把这份“最珍贵的遗产”同样送给十二岁的女儿。
成思危: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那因为我这个家庭出生,特别是我一个人从香港回来,很多人都很难相信,说你回来一定是有特殊的目的,所以当时给我安了一个就叫特嫌,就特务嫌疑。当时在最严峻的那几个月,就把我放到锅炉房去劳动。改造吧就是。顺境不懈怠,逆境不沉沦,要做到这样才能真正自强不息。所以我到锅炉房的时候,我就想,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好机会,我可以研究研究锅炉学,所以我当时从图书馆借了一本《锅炉学》。1972年的时候,对我的审查基本也都结束了,当时最大的怀疑就说我隐瞒了年龄,那怎么办呢?我想起来了,我母亲告诉我,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我就提供了这个证据,结果他们到北京协和医院真的把我的出生证查出来了,还有我的大脚趾的脚趾印,所以这下铁证如山了,就说明无从怀疑我了,我不可能16岁,14岁就受特务训练,所以这样子就算解放了。
改革开放之初, 46岁的化工部官员成思危,已经在行业内小有名气。他决定赴美留学,选读的专业,却不是热门的化工本行,而是当时冷僻的工商管理。
成思危:当时我有些好朋友就是说你是不是有神经病?你现在你已经是主管一个专业的工程师了,你到国外镀个金,回来,那将来你前途无量,你学管理,那个资本主义那一套,学完了回来不能用,你干吗去学呢?我当时回答是这样,我觉得通过文化大革命我确实感到中国科技落后,但是管理更加落后。
不然的话,你像文化大革命时候,很多优秀的科学家都到干校都种田去了,那你再好的科学家怎么发挥作用?如果读科技,我个人可能能够有比较大的声望,比较大,但是我觉得可能中国更需要管理的人才。
1994年,59岁的化工部副部长成思危仍然是无党派人士,他即将退休,此时,他又作出了另外一个出人意表的选择,加入民主党派中国民建。
主持人:您当时是怎么考量的?
成思危:1994年底,当时的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老先生请我吃饭,当时孙老一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说我知道你在政协很努力,他说你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但是你这些建议可以说高层,最高层根本看不到。你想一年多少政协委员发言,领导可能都看,不可能都看。但是你如果作为一个党派,就不是你个人了,是代表一个党派,那就有机会了,把你的意见传达到最高层,你不是想报效祖国吗?那么这是最好的方式。
原标题:成思危生前接受凤凰专访 谈为何加入中国民建[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7-12)经济学家成思危委员长今日凌晨与世长辞 享年80岁
- (2015-07-12)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今晨去世 享年80岁
- (2015-07-12)成思危:解决财富分配问题需首先提高生产率
- (2015-07-12)成思危:首届两岸和平论坛讨论应秉持五态度
- (2015-07-12)最后的声音:成思危反驳国际金融活动阴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