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票房过亿 它们曾远比“大圣”更牛逼
2015-07-17 00:45:05 来源:新浪娱乐
按:继《泰囧》、《少年派》之后,中国电影再次出现所谓“报复性观影”现象。很多观众都被《大圣归来》震撼,感动,并自发成为“自来水”,但对于老一代动画迷来看,他们看到的可能是中国动画复兴的希望。很多年轻的观众并不知道,中国动画并不是一直水准低下,它曾一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动画流派之一,并且是日本动画的老师。本文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动画的经典岁月,希望《大圣》只是一个开始,它标志的是中国动画黄金时代的真正归来。
中国的动画片曾经是中国电影中在世界上成就最高的类型之一,在世界动画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称为“中国学派”。同时,从文化意义上来讲,中国动画也可以说是世界动画中最具古典主义的浪漫幻想气质的一支。
中国动画的特色,首先是大多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和美术特色,从中国动画的第一部长片,中国动画的奠基人万籁鸣受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启发而拍摄的《铁扇公主》开始,就没有照搬美国动画单一化的单线平涂模式,而是采用了很多中国画的绘画方法,特别是因为本片是黑白动画,在动画背景的绘制方面,具有很浓的水墨山水的意味。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动画经历了一段学习苏联的时期,但在中国动画人意识到需要创立自己的风格的时候,同样再次自觉地回到了中国美学的表现手法之中,1956年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成为了“中国学派”创立的开始。本片借鉴了中国京剧艺术的形式,如将军的霸王脸谱,食客的丑角造型,人物走路时的步法也出自京剧。服装、背景、建筑、图案等等,也全部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将军的出场、举鼎、射雁,直到最后的“临阵磨枪”,都可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故事中找到影子。在将军仓皇逃窜一场还用上了古曲《十面埋伏》。
此后的中国动画开始进入新的阶段,绝大多数的中国动画都能够从中找到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的传统,比如以中国独有的剪纸拍成的动画片《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渔盆》等等,以水墨画的意韵拍成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取材于敦煌壁画的《九色鹿》,画风借鉴敦煌壁画的《女娲补天》,借鉴云南民族图案的《火童》等等。而在中国动画的长片作品中,中国美学元素更是中国动画的标签之一,如《天书奇谭》的背景绘制,就大有中国古代绘画名家笔下的青绿山水的趣味。《大闹天宫》也曾被西方著名影评人凯恩·拉斯金这样评论道:“从趣味性上来说,本片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部迪士尼的动画杰作,而在造型艺术方面却又是迪士尼的动画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动画极具幻想气质,特别是其中的大部分经典,大多与神话传说和古代故事有关,取材多见于各种古典名著和神话小说,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等等,中国动画的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即是取材于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之后根据《西游记》拍摄的动画片还有《大闹天宫》、《金猴降妖》、《人参果》等等。此外还有取材自《封神榜》(温碧霞版范冰冰版傅艺伟版)的《哪吒闹海》,取材自《平妖传》的《天书奇谭》,取材自《聊斋志异》的《崂山道士》等。
各民族的民间故事也常被改编成动画作品,如取材于云南撒尼族传说的《火童》,改编自新疆民间故事的《阿凡提》,取材自八仙过海故事的《八仙与跳蚤》,劈山救母故事的《西岳奇童》、《宝莲灯》,取自成语故事的《鹤蚌相争》、《滥竽充数》、《螳螂捕蝉》,取自谚语的《三个和尚》,取自三国水浒人物的《张飞审瓜》、《真假李逵》、《假如我是武松》等等。就连中国香港的徐克拍摄的第一部动画长片《小倩》也是取自《聊斋志异》中的《小倩》一篇。
中国动画的另一大特点,是在拍摄方法上极尽巧妙之能事,可说是不滞于物,草木竹石皆可动画,各种画风,材料的动画层出不穷,像《鹿与牛》干脆就是用竹片等材料制成抽象的木偶,拍出大有朴拙效果的停格动画。此外,中国早期动画的趣味性也相当强,想像力丰富,而不同于美国动画的夸张,像《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长片,在趣味性和幽默感方面甚至大大超过迪士尼的动画,在今天看来更加令人感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