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落幕 对中国足球未来思考方兴未艾
2015-07-17 23:23: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7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在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在喀麦隆雅温得第一高中队夺冠中落下帷幕。旨在为各国青少年搭建更多“以球会友”的交流沟通平台的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联盟17日正式成立。来自德国、西班牙、中国12支参赛队伍成为该联盟首批成员。
本届邀请赛在一周内走完了全部赛程,留给人们的除了对精彩赛事的回味,更多的是对中国足球未来的深入思考:应该用怎样的思路、举措以及实际行动闯出中国足球发展的腾飞之路?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看来,孩子对足球有兴趣,中国的足球水平自然会提高。在当日接受采访时,王登峰表示,中国应在国际视野下审视中国青少年足球乃中国足球的发展,并深入思考。这位司长表示,国际足球邀请赛绝不只是一次竞技比赛。举办这样的国际邀请赛更深的意义在于学习全世界关于足球最先进的理念、教育教学训练以及竞赛组织,球队建设,俱乐部建设的经验。
中德教练员校园足球交流研讨会是本次邀请赛期间的系列活动之一,中德足球教练之间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据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相关负责人李力介绍,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的教练们通过观摩德国教练的训练课,直观感受、学习德国足球的先进培养经验,中国小球员们也现场体验了一堂原汁原味的德式足球课。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体育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麒麟对记者表示,中德教练员和球员互动的,不仅是足球与先进的足球教育理念,体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等,更重要的是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
本次邀请赛同时引发人们对足球文化的思考。在中国,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踢球会影响孩子成绩。受聘成为“上海市校园足球培训中心顾问”的著名足球教练施拉普纳则明确指出,这是不对的。爱运动的孩子,有拼搏进取心和责任心,学习成绩也一定好。这位德国足球教练说,在德国,足球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足球文化深深根植于德国家庭中。他说,在德国,足球普及程度非常高:从四五岁的孩子到70多岁的老人,每周都会举行足球赛。据悉,德国的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足球赛季和冠军,他们在家的附近就能找到训练场地,在球场上结交朋友。
对此,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发展校园足球的愿景,并不是要把踢球的孩子全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让孩子爱上足球,享受其中的乐趣,最终成为会踢足球的各方面人才。他指出,孩子对足球有兴趣,中国的足球水平自然会提高。
在这位中国教育部官员看来,发展校园足球希望达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凸现体育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柏慧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足球在“育人”“育能”“育才”三方面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学者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反思,终身体育思想已成为国内外体育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其核心思想正是以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进而使运动参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努力营造校园足球国际氛围的上海近年来正致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2012年2月,申城在17所高中启动了以高中体育专项化为引领的体育教学改革试点。上海市教委决定在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传统年级、班级概念的分层次专项教学改革试点。上海市教委方面17日对记者表示,3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这项改革让更多中学生掌握了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爱上体育课又爱体育锻炼”成为新气象。
原标题: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落幕 对中国足球未来思考方兴未艾[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