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夫、军人、机工——滇缅路上难以忘怀的三种人
2015-07-17 15:04:17 来源:新华网
(抗战胜利70周年·重走战场)民夫、军人、机工
--滇缅路上难以忘怀的三种人
新华网重庆7月17日电(记者王晓磊、黄豁、李萌)新华社记者重走滇缅公路,沿途采访2800公里,无数感人故事。回望此行,记者感到,有三类人最无法忘记:修路的民夫、护路的军人、行路的机工。几乎每一段公路,都留下了他们流血牺牲的故事。
民夫
一提到滇缅公路,人们就会想起修路者——20万云南民夫。然而他们的贡献和牺牲,还远远不止于此。
1944年,怒江之畔就上演了悲壮的“高黎贡山背粮”。民夫陈大民一度以为自己可能死在高黎贡山上。1944年秋,他和上万民夫一起,背着军粮翻越大山,从户帕到江苴,供给中国远征军。当时,旨在打通滇缅公路、收复滇西的大反攻在即,16万远征军吃饭困难,地方存粮几乎透支。为此,这些民夫被动员起来,运粮40万斤支援前线。
“原本估算4天能到达的路,多走了足足一倍。”那时正值雨季,路况恶劣,高山奇寒,沿途不断有人死亡。陈大民只能硬挺,夜晚就披上蓑衣在山道边睡觉,“旁边躺着的都是死人,有兵,也有民夫。”
这场悲壮的高黎贡山背粮之旅,是民夫守护滇缅公路、支援滇西抗战的缩影。仅腾冲一个县,就使用民夫35000人左右,民夫死亡超过千人。
“没有民夫的巨大奉献和牺牲,就没有滇缅公路;它既修不通,也保不住。”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员陈亚林说。
已经难以统计,在整个滇西抗战的修路、护路、支前的过程中,地方长官作出了多少担保,立了多少军令状,有多少次率领民夫昼夜奋战。几乎沿途每个州县,都有长官承诺,路不能通、粮送不到,就请罪殉身的故事。
军人
龙陵县,滇西抗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守护滇缅公路的关键重镇。在县城的勐戛镇莲台山深处,有一座简单的砖木结构建筑,靠山而立,供奉着抗日殉国的烈士,名为“忠烈祠”,是当地群众自发建造的。这是记者所见过的最“简陋”的忠烈祠,仅十个平方米左右,屋顶用木柱支撑,桌椅陈设都很简单。
然而,其中供奉的烈士们,既有远征军将士,也有游击队成员,人人都有惊心动魄的故事。
杨思敬,龙潞游击支队第四大队大队长。当时,滇西大片国土被日军占领,他率领游击队坚决抗战。1943年5月,日军对龙潞游击队分进合击,杨思敬不幸被俘。
“日军知道他颇有声望,送他至遮放劝降,并让土司出面‘保释’,种种威逼利诱,杨思敬坚决不屈。”一天,当日军押着他经过山崖小路时,杨思敬突然从马背上纵身而起,跳下旁边山崖,摔伤后被日军开枪射死。
老百姓把杨思敬供奉在了祠堂里,并在墙上画下了他的形象:手持短枪,张口大呼,宛如正在战斗。1987年,民政部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证书也被供在了“忠烈祠”。
滇缅公路沿途,有无数大大小小类似的供奉英烈之所。细看碑文上的记载,有的是整营阵亡,营长战至最后一刻殉国;有的是军人坚贞不屈,被日军杀害。正规军、游击队……中国军人前赴后继,为守护“抗战生命线”流血牺牲。
今日,站在小小的莲台山忠烈祠前,当年游击队员在山崖上刻下的“还我河山”大字举目可见,四周一面静谧,不远处的观音寺禅唱声缓缓传来。听说采访烈士,寺中僧人送来水果,说:“英烈不能忘记,好好写他们的故事吧。”
机工
守护滇缅公路,是为了运输抗战物资。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群体,就是“南侨机工”。
今天,许多国人都会驾驶和修车,但在当时的中国却十分缺乏这类人才,甚至要到海外华侨中去寻找。“南侨机工”由此而来——国难关头,近4000华侨青年响应祖国号召,奔赴危险的战场,开车修车,最终近半数人牺牲或失踪。
翻开相册,记者发现他们几乎个个帅气挺拔,意气风发。“他们全是20岁到40岁,是当时最时髦、最开放的华夏青年,其中既有普通司机、工人,也有工程师、大学生。”研究者说。
几乎每一个机工,都有痛别亲友、九死一生的故事。有的临行前来到祖母屋门口,长跪不起;有的是夫妻悬隔,终生再未见面。时至今天,仍有无数机工的后代往返国内和南洋,不断找寻亲人。
滇缅公路道路险峻,机工的牺牲率很高。老机工罗开瑚记忆犹新:“最危险的路段要数南天门,又窄又陡,旁边就是悬崖,看不到底。车上必须带跳板,遇上窄路时随时铺设,让车轮凌空开过去。”
70多年过去了,新华社采访车队重走这一段老路,仍觉得路途艰难,险象环生,可想当初机工们的危险。
死亡是常有的事。罗开瑚回忆说,有个牺牲的好友叫周开定,本来已经年过四十,不符合机工条件,却改小了年龄回国。后来,他在开车时被一株倒下的大树砸中,被死死砸在方向盘上,无法救援而亡。“他的车喇叭被压得一直响,直到电瓶没电才消声。”
原标题:民夫、军人、机工——滇缅路上难以忘怀的三种人[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