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山西发现抗战时期冀南银行半成品“冀钞”

2015-07-17 10:56:48 来源:太原新闻网

评论

\

半成品“冀钞”

在前不久的“第五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抗战票证展”上,当年黎城县小寨村“冀南银行”发行的“冀钞”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版1942年的半成品“冀钞”,这是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副会长杨宏伟先生收藏的。

印钞厂遭日军袭击 工人携半成品纸币紧急转移

7月13日上午,记者在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办公室,见到了杨宏伟和他的藏品。

杨宏伟介绍,这版半成品币是他20多年前从黎城县一小山村的村民家收藏到的。那个村民说,他家的亲戚当年是冀南银行印钞厂的工人,这些半成品币是打仗时留下来的。“冀南银行”当年位于黎城县小寨村。1942年的一天,冀南银行印钞厂工人在印制钱币过程中,突遭日军袭击,部分钱币只印刷了一个单面,而且还只印了一道工序,工人们便携带半成品纸币紧急转移。后因纸张受损,这些半成品纸币无法再上机印刷,只好使用背面改做记事本,幸存至今,实为难得。

黎城这位村民的“记事本”有一沓半成品“冀钞”,但杨宏伟只收藏到了其中的一个版。

每版半成品“冀钞”上,有17张只印刷了一道工序的钱币。每版大小与现在的16开纸张差不多,每张钱币面值都是“贰拾伍圆”,票面呈绿色,四边有一圈花边,上面从右向左有“冀南银行”四个大字,下面是以山水树木为背景掩映的一座凉亭楼阁,凉亭图案下面是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数字下是绿花图案,图案上由右向左印有“贰拾伍圆”字样。再往下的一绿色横细条纹背景上,由右向左署有“民国三十一年印”,左右边花上分别印有“贰拾伍”字样。

据杨宏伟介绍,“冀钞”有19种面值,包括壹角、贰角、贰角伍分、伍角、壹元、伍元、贰拾元、贰拾伍元、伍拾元、壹佰元、贰百元、伍百元、贰仟元等。

“冀南银行”应抗战需求而生

就当时“冀南银行”在黎城县的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黎城县红色百村保护工程领导组组长、黎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广兴。

据孙广兴介绍,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0月进军太行山后,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创建了包括晋东南、冀西南和豫北在内的晋冀豫根据地。但根据地的建设巩固却面临着种种困难:战争阻断了法币流入渠道,日伪通过大量发行伪钞破坏根据地货币流通秩序;根据地货币流通混乱,金银、法币、日伪币、地方杂钞同时流通,给根据地日常生产贸易和群众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难;国民党政府停止向八路军供应粮饷,而队伍日益扩大,军需供应日趋困难;日伪的频繁扫荡,对根据地生产造成了极大破坏……因此,“统一货币,保证供给,支持抗战”成为根据地建设的当务之急。

当时晋东南的山西第三、第五专署曾分别发行了“上党银号票”和“救国合作社兑换券”,冀南行政公署则欲争取与国民党河北省政府合作建立河北省银行,但由于顽固派的干扰破坏未获成功,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因而决定,由冀南行政公署和八路军129师筹建“冀南银行”。

被称为“马背银行”是解放区实力最雄厚的银行

据半成品“冀钞”的收藏者杨宏伟介绍,“冀南银行”于1939年6月开始在黎城县西井村筹建,当年10月15日在黎城县小寨村和河北省南宫县同时宣告成立,到1947年10月时,“冀南银行”在总行之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区行、26个分行、173个县支行,机构遍及西至黄河、东达津浦路、北至正太路、南达陇海路的广大中原地区,辖区人口3000余万,已成为实力最雄厚的解放区银行,“冀钞”逐步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的通用货币。

接受采访时,杨宏伟说:“冀南银行因为反扫荡、打游击,驻地经常转移,一有敌情就立刻备好马匹转移,一到较为平稳的环境,甚至马不卸鞍,就立刻开始办公,所以冀南银行也被称为‘马背银行’。”

据孙广兴据介绍,解放战争时期,“冀南银行”业务区域进一步扩展,成为根据地经济建设和刘邓大军中原逐鹿的重要后盾。到1948年冀南银行与晋察豫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时,“冀钞”仍然作为华北地区的法定货币。同年12月,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北海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时,“冀钞”才退出流通市场。

原标题:山西发现抗战时期冀南银行半成品“冀钞”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