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先锋"万里逝世 曾支持包产到户
2015-07-16 08:53:41 来源:京华时报
万里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7月15日12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万里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万里同志一生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坚持原则,顾全大局,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对改进作风、坚决惩治腐败坚定支持。万里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万里同志永垂不朽!
□评价
“他是改革开放的高级工程师”
在万里将近百年的人生历程中,其为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总是为人乐道。
200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改革闯将”万里》的文章。文章称,作为邓小平的“四大金刚”之一,万里当之无愧。
2006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直接以《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为题撰文,对于万里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贡献,他这样评价:万里同志是老一代革命家,是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如果说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话,那么,他就是高级工程师之一。
1977年6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将近一年后,万里被任命为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开始主政这个农业大省。安徽曾受极“左”政策严重破坏,本来是个产粮大省,却弄得许多农民没饭吃。
万里履新安徽后,一头扎进基层,半年走了3000里路。万里之子万伯翱回忆父亲彼时的情形时称:“父亲到了基层,对当地穷的程度大吃一惊,他看到农民没裤子穿,孩子都藏在地锅里取暖,临近年关,却为没有一两白面,吃不上饺子而发愁。父亲讲,《白毛女》里的杨白劳穷成那样,过年了也要给喜儿扎根红头绳,也要吃顿饺子呀!他马上命令农业部门开仓放粮,给每户农民5斤面过年。”
经过大量调查,万里对农村的问题有了深刻了解,3个月后,安徽省委出台了关于农村工作的六条意见,简称“省委六条”。“省委六条”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农民搞正当的家庭副业,产品可以拿到集市上出售,等等。
因彻底否定了此前的“阶级斗争为纲”,安徽“省委六条”被指与“中央49号文件”精神背道而驰,曾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的强烈反对。
田纪云回忆,当安徽省有些地方暗地搞包产到组的事情汇报到省委后,万里立即批示“我看可以试验”。1979年2月初,省委又开会专门讨论包产到户问题,不少人因为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挨过批判,不敢表态。万里说:“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过去批判过的东西,未必是错误的,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试验,我主张在山南区进行包产到户试验。”
山南区的试验很快见到成果,并传到别的地方,滁县地区很快就有17%的生产队包产到户。农民说,大包干就是好,保证一年能吃饱。1979年虽然安徽遇到旱灾,但农民积极性高,粮食还是增产了。“当时还在国务院主管农业的陈永贵说万里是‘好行小惠’。安徽干部却说:几千万人有了饭吃,还卖余粮给国家,难道这是小惠吗,与国与民都是大实惠。”田纪云在文中说。
田纪云提到,后来,包产到户在全国引起争论,农民暗里悄悄地搞,基层干部暗地支持,怕说包产到户是分田单干。在这种情况下,万里是第一个站出来为包产到户正名的。1980年1月,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万里说:“包产到户原则上不同于分田单干,虽然形式上与分田单干相似,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变,土地所有权仍然是公有的,生产队有权根据情况加以调整。”
“当时真的是谈‘包’色变,群众拿着报纸来找父亲,问他还坚不坚持包产到户。父亲坦然处之,只要群众吃饱饭,挨批斗就挨批斗吧。安徽被斗了两年多,斗得不可开交,最终是邓小平力排众议,才帮助父亲完成了改革。”万伯翱回忆,“当时父亲还跟母亲说,做好准备再次被打倒,乌纱帽不要了。”
在万里的强力推进下,小岗村的大包干经验一夜之间在安徽全境遍地推广,有民谣称“要吃米,找万里”。后来,这个曾经微不足道的小村庄成了中国农业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现在被称为“农业改革开放第一村”。
原标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逝世[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7-15)国务院前副总理田纪云回忆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