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揭秘二炮驻高原哨所骑兵:练成飞马拾币绝技

2015-07-14 11:28: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高原火箭兵的青春坚守——记第二炮兵某旅九号哨所

第二炮兵某旅九号哨所坐落在海拔近4000米的西北风雪高原,一代代守哨人用“高原火箭兵精神”恪尽职守、牺牲奉献,连续54年立功,被誉为“困难吓不到,饥饿困不倒,雪山封不住”的“东方神剑第一哨”。

(一)

“关门几个兵,开门一片冰;吃水靠破冰,运粮靠骑兵。”“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氧气吃不饱,整天裹棉袄。”这些都是当年哨所生活的真实写照。

2003年3月,刚到哨所的苏黎,每天的工作除了喂马、打扫马厩、训练巡逻,就是在塑料大棚里种植蔬菜。从繁华都市到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面对难耐的孤独寂寞和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苏黎开始失落、迷茫、懊悔。

“你可以走,但大家都会记住,你是九号哨所第一个逃兵!”时任哨长王辉对他说。

羞愧的苏黎奔出哨所,跃上一匹军马在哨所周围狂奔……一年后,他当上了哨长。退伍时,他悄悄地在哨所前包了一包土带回家。

“哨位岗位战位,位卑责重;无名无悔无愧,无上光荣。”九号哨所精神激励官兵奉献着青春。组建55年来,哨所54年立功受奖,曾荣立过集体一等功、二等功,被第二炮兵授予“安全警卫模范班”荣誉称号,走出30多名军官,其中包括3名共和国将军。

(二)

哨所所属连是目前我军两支担负作战任务的成建制骑兵分队之一。官兵的马上劈刺、马上射击、飞身上马、飞马拾币等技艺,连方圆几百里世代与马打交道的藏族群众都赞不绝口。

这个旅原副旅长张俊阳,在基层工作时期,下决心编写《骑兵部队训练管理大纲》。尽管有当骑兵10年来精心积累的经验和20多万字的笔记,但他仍精益求精,利用出山的机会,一趟一趟跑机关,请教领导和同行。两个春秋,八易其稿,6章60条、近2万字的《骑兵部队训练管理大纲》终于出炉。

被评为二炮优秀士兵标兵的程平强,曾是旅里小有名气的“笔杆子”。士官学校毕业后,他坚决要求到最艰苦的九号哨所去磨炼。

为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程平强每晚泡在马厩里,摸索马的秉性;白天,他苦练乘骑技术,一星期就把裤子磨破了,腿肿得下不了马、腰疼得直不起来,但过硬的马术却在这酸甜苦辣中逐渐练成了。

“骑兵就是马背上的雄鹰,只有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才会展翅高飞。”如今,已转业的程平强在给哨所战友的信中这样鼓励他们。

(三)

九号哨所平均海拔近4000米,每年六七级大风雪天占2/3,是全军地理环境最恶劣的哨所之一。

警戒、巡逻是哨所官兵一项极具艰险的任务。巡逻途中要翻过三座大山,其间根本没有路,战马踏着荆棘往上走,翻过山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看似平静却暗藏着危险。

“要想当好一名骑兵,必须要练就‘铜腿、铁胯、金腰板’。”哨所班长方维海说,他们每天至少要上山瞭望6次,每周要在警戒线上走三四回。

巡逻途中有一片红柳林,大家每次路过都要向这里行骑兵礼。20多年前,曾是九号哨所班长的曹新节,每年都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红柳苗,带领战士栽在荒滩上。已经被任命为警卫营副教导员的他,因为过度辛劳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官兵们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在红柳林旁。

二炮某旅政委张传力说,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哨所,每一条路、每一条岭都流传着动人的故事,每一座山、每一棵树都承载着厚重的信仰,激励着每代哨所人用青春和热血去坚守、奉献。(李进党、陈小强、孙二朋)

原标题:揭秘二炮驻高原哨所骑兵:练成飞马拾币绝技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