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浙江青田的“生态账”:重拳治污复现水乡之美

2015-07-13 19:06: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中新网丽水7月13日电 (记者 奚金燕)阀门企业从104家锐减到31家、新建园区建设热火朝天……这是记者日前在浙江青田看到的一幕。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阀门产业曾是当地的“经济富矿”,然而由于粗放的加工过程和落后的生产工艺,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对当地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保经济增长还是守青山绿水?这笔看似棘手的“账”,青田算出了自己的答案:宁舍经济翻番也要保绿水青山。如今青田正下狠心、出重拳,对104家阀门企业进行集聚升级,并以阀门行业整治为突破口,借势、乘势、强势推进全县企业污染集中整治行动,唤回一盈碧水。

浙南水乡的发展之痛

一江春水穿城而过,两岸山花次第绽放——青田,一个绿水青山怀抱中的生态县,一颗瓯江之畔的水乡明珠,千百年来,人们择水而居、依水而荣、与水为善,悠久的城市历史中满是水的灵性、水的文化、水的传承。

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重重大山也未能阻挡其扩张的步伐,一家家以作坊式的小型铸造企业迅速在青田落地生根。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企业主只顾埋头搞生产,不顾前面“路况”,源源不断地释放着“黑色GDP”。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企业的低、小、散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威胁着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原先,废渣直接堆放在河道,煤燃烧的废气,工业生产的废水,很多是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排掉……”青田县东源镇东源村的叶大爷提起这些老阀门厂就直摇头。

甚至有记者在浙江林家昌隆阀门铸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家阀门)中看到,工人在为阀门做外表质量检测时,为图省事,将红色显现剂喷在阀门外表后,直接用水枪进行冲洗,并任由血红色的废水排放到了沟渠中……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先污染,后治理”似乎是一条不可逃脱的铁律,一些地方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保经济增长还是守青山绿水?这笔看似棘手的“账”,青田有着清晰的答案:宁舍近百亿的阀门工业产值,也要重现绿水青山的自然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美。

“青田作为一个生态环境优良的生态县,我们要争当生态保护的排头兵,要下狠心、出重拳整治企业污染,守护好绿水青山。”青田县委书记徐光文如是说道。

为守护一方绿水青山,2014年底,青田出台了《青田县阀门行业综合整治提升实施方案》,下狠心、出重拳,以阀门行业整治为重要抓手,计划用一年时间,全面排摸基础上,关停淘汰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全面完成污染企业整治,快速推动阀门行业转型升级。

经过大半年的整改,林家阀门厂区已经变了个大样。近日,记者来到该企业,看到耗资200多万建成的污水收集池和污水调节池已经在运转,生产的废水可以通过污水调节池沉淀,加药,过滤处理后可以再利用。此外,车间地面防渗漏处理已全部铺设完成,切割打磨及焊接车间新增水帘除尘和换气设施已经全部“上岗”,可谓是真正摇身一变,成了“绿色厂区”。

腾换之间的转型之舞

青田阀门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有阀门企业104家,然而这其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双无”企业。这些散落在青田大山深处的小型铸造企业挤占着当地为数不多的土地要素,源源不断地释放着“黑色GDP”。

从事阀门产业20多年的季永平告诉记者:“最风光的时候,有双达、永辉两个厂子,70多号工人,一年轻松盈利数十万。”不过现在,季永平明显感觉自己“负荷”越来越重:“现在环境要求高了,对企业的要求也高了……”

为腾出空间培育优质企业,在整治期间,青田对不符合工业规划,存在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的阀门企业,一律拆除搬迁。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拆除违建67处、15.02万平方米,其中整体拆除20家。季永平的厂子也在拆除范围之内。

2014年底,东源镇红光工业园区内,随着“轰隆——”的巨响,现场灰尘弥漫,看着眼前陈旧的厂房轰然倒塌,瞬间被夷为平地,季永平心中五味杂陈,“拆掉当然心痛,但也要忍痛割爱。”

季永平告诉记者,眼前这栋被拆除的厂房是80年代建的,属于砖木结构,非常老旧,上面的木料都很细,“就企业来说也都想改的,毕竟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也想各方面都要跟上去,达到标准化、安全化生产。”

在陈旧厂房、设备倒下的轰隆声中,人们看到了青田实现“绿色生态梦”的决心。短短半年多时间,当地生态环境已经有显著改善。垂柳摇曳,绿水绕村,白鹭翩跹的美丽画面重又出现在了东源。“我原来好几年没去钓鱼了,现在没事就会去钓钓鱼。河清了,水净了,连鱼都多了。原来整天看见脏水,废气,老担心,心里堵得慌,现在人的心情都好了!”叶大爷笑着记者说。

而这次整治行动也给季永平打入了一剂强心剂,他狠了狠心想:“要么就此不干了,要干就要大干一场!”在政府的帮助下,季永平带头将双达、永辉两家低小散的阀门铸造企业拆除,兼并重组成立双源铸造厂。为了有空间大展手脚,季永平准备建一个5000平方的厂子。

然而,另起炉灶对于季永平来说并不容易,重建粗算下来起码要投900多万,而自己东拼西凑只能拿出700多万,近200万的资金缺口让这位久经商场的老将第一次露出了愁容。

“资金池”解企业重建困局

季永平的遭遇并不是个例。整治过程中,青田停产98家,永久性关停25家,58家兼并重组成25家新企业。对于这25家“从零开始”的企业来说,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资金难题。

“近年来,阀门行业本来就处于低迷状态,已经比较困难了,现在房子拆光了压力更大。”李春峰告诉记者,这些被拆除、重组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双证,这意味着他们将无法从银行获得“再生资本”。

“淘汰”并不是意味着甩手不管,青田县在果断淘汰高耗能产业的同时,引导企业积极面对市场,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并专门设立了“资金池”帮助企业走向“重生”。

何谓“资金池”?“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交一定的资金放到资金池,县政府一比一配套,将这笔钱放到银行去,银行再根据这笔钱扩大十倍,给企业发放贷款。”李春峰介绍道。

目前,资金池中已有资金1245万,由三十多家企业筹集。“这一部分钱是急需资金重建的企业投进去的,另一部分是实力比较强的企业作为支持,存了一部分进去。”为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李春峰介绍道,青田县政府专门设立了资金管控小组,对企业资格进行初步的评估,再由青田县政府金融办审核,最终由银行发放贷款。

6月24日,青田农商银行负责人通过走访调研,最终初步达成第一批授信意愿企业5家,预计总授信额度为人民币2500万元。季永平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获得了银行400万的授信额度。

“我是第一个打钱进去,现在我也是第一批拿到贷款,刚好补了我的资金缺口,解了燃眉之急啊!”季永平深觉得这笔账算对了。有了资金的注入,季永平的新厂建设也正式提上了日程。现在每天早上,季永平都会早起,开着车到工地,盯着工程进度。在他5000多平米的土地上,地梁已经架设完毕,一座崭新的厂房正在逐渐成形。

提质增效打造绿色产业

如果将“五水共治”作为一个时间节点,那么往前翻,拥有数十家阀门企业的东源镇街道可谓是人来人往,人气十足。然而自整治后,如今走在街上,一眼望去都是拆除现场,超市、早餐店大门紧拉,显得十分萧条。

或许一组数据更具表现力,2013年,青田共有阀门企业104家,实现产值32亿元,其中规上企业54家,是当地工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然而现在走进青田,只有8家阀门企业在产。

季永平坦言:“这次整治行动对行业冲击很大,起码倒退了十年。”不过在他看来,这正是凤凰涅槃的大好时机。

“作为阀门铸造的,按道理附加值要高。但现实是,很多企业不去追求产品质量,反而互相压价。”季永平坦言,长期以来的行业恶性竞争造成企业资金不能及时回拢,“这样一来就更经不起风雨了。”

事实上,正如季永平所言,多年来,“低、小、散”一直是青田阀门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一弊端在这场整治风暴中显露无疑。为应对危机风险、化解不利因素,青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企业做强做精,努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由“创业”向“创新”提升,为促进阀门产业绿色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整改后,企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在同行业竞争中失去了一向的价格优势,就只能以技术优势和创新抢占新的市场。”在李春峰看来,整治行动倒逼企业走向了更高的起点,同时也为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腾出了空间。

整治风暴席卷过后,许多企业正从高产低附加值的泡沫中冷静下来,重新寻找产品定位。近段时间,林家阀门舍弃原先较为低端的产品,在阀门技术创新上花心思、下工夫,向高端阀门制造领域进军。如今,该公司生产的阀门铸件、机械配件等精密铸造产品不仅在国内重点工程项目得到使用,还走出国门抢占了国际市场,如氯碱阀体铸件已成功申请了欧盟氯碱协会的认证,林家被欧盟指定为其阀体铸件唯一中国供应商,而该公司另一核级阀门系列,已安装在秦山一期改造工程。

林杰告诉记者,在这些“明星产品”的支撑下,林家阀门产量和效益基本和去年同季度持平。“以前抓经济,现在抓环保,企业也要跟着转变观念,我们只是比人家先走一步,这一步也是迟早要走的……”

自辉煌到沉寂,这半年来,青田阀门产业发展之路走得异常艰难。而今,当地政府开出的“药方”慢慢奏效,青田正走在沉疴渐愈的道路上,一个“山明水秀、风景如画”的浙南水乡愈加动人。(完)

原标题:浙江青田的“生态账”:重拳治污复现水乡之美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