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东忆成思危:他对中国民主党派建设贡献大
2015-07-12 16:34:53 来源:中国青年网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炎良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张炎良 周围围)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先生于2015年7月12日北京时间0:34与世长辞,享年80岁。
“听到成老去世消息感到很震惊。”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朱继东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没听说他身体不好的消息,前段时间看到他出席了一个论坛,还发表了演讲”。
公开资料显示,媒体关于成思危最近一次的报道是2015年6月11日。据民建中央网站消息,2015年6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带着中共中央的关怀和温暖前来为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祝贺八十寿辰。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成思危赋诗一首,表达谢意,抒发感怀。
朱继东回忆说:“第一次和成老接触是一次非公经济论坛上。他是一个很和善、很敬业、有见地,很有思想,学术渊博、有爱国心的经济学家。”
朱继东表示,“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方面,他带领民建在经济领域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而且在每年的两会、非公经济论坛等各个场合发表演讲,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尤其在他任职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时期,对中国民主党派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成思危自己曾表示,“参加民建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我由此从为学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在任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时,成思危积极领导民建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发挥参政党作用。“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这是我参政议政的座右铭。”他还表示,“参政议政不能使大家都满意,只要你的意见是为了人民,就不要怕得罪人。”
成思危在海内外的各种不同场合都论述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富有生命力的。这一制度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随着中国政治生活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相信这个制度会越来越发挥出其优越性,民主党派也会越来越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在经济领域,成思危先生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创业板之父,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工系统工程、软科学及管理科学,近年来致力于探索及阐明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并积极研究和推动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由于他为中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成思危指出,“研究金融问题需有战略观,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战略目标,因为目标一错,满盘皆输,如果目标不对,后面的战略和策略贯彻实施得再好,最后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造成严重损失。”
而在今年4月的智库研讨会上,成思危指出,智库要“实事求是,要多讲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如果智库来讲大话假话,那就非常得危险。”
个人履历
1951年至1952年广州南方大学工人学院学习政治理论,后任广东省总工会组织部科员,广州珠江区“五反”指挥部民船业分队长。
1952年至1956年先华南工学院无机专业、后并入华东化工学院无机物专业学习。
1956年至1958年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技术员。
1958年至1973年化工部华北设计研究分院、天津化工研究院技术员、专题组组长、研究室副主任。
1973年至1981年石化部石油化工科研院技术员、化工部科研总院(科技局)化工一处、无机化工处工程师。
1981年至198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84年至1988年化工部科技局工程师、总工程师。
1988年至1993年化工部科研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93年至1994年化工部副总工程师兼科研总院总工程师。
1994年至1997年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民建中央主席(1996年12月)。
1997年至1998年民建中央主席。
1998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
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4年12月再次当选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
2010年6月再度当选全国台湾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第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增选为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长。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
主要著作: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成思危论金融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成思危论风险投资》
《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和启示》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