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战地记者方大曾“归来”
2015-07-07 23:15:09 来源:新华网
2015年07月07日 23:07:38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刘欣袁全)张在璇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衫,他说今天家有“喜事”:舅舅方大曾78年前拍摄抗日战争的照片首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当天,方大曾纪念馆也在河北保定落成。
这一天,7月7日,是“七七事变”78周年纪念日。
翻开抗战爆发前后的民国报刊,方大曾是新闻界和摄影界的知名人物,作为当时国内最重要的图片供稿人之一,其笔名“小方”经常出现在《申报》、《大公报》、《世界知识》等重要刊物上。
甚至比卡帕还要传奇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二部图片室主任杨红林,从2009年开始研究方大曾的摄影作品。通过照片,他找寻到了方大曾在抗战一线的拍摄轨迹。
有人把方大曾誉为“中国的卡帕”,但在杨红林看来,卡帕有浪漫的经历,而方大曾却连一次恋爱也没有谈过。他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投身于抗战第一线,是最早用相机纪录抗日战场的战地记者。“他的经历甚至比卡帕还要传奇。”杨红林说。
方大曾家境殷实,1934年从中法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曾在北平、天津的基督教青年会任干事,后和朋友组建了“中外新闻学社”。
1936年12月5日清晨,他作为“中外新闻学社”特派记者,乘火车从北平(现北京)前往绥远省(现属内蒙古自治区),此行的任务便是采访绥远抗战。
杨红林说,作为“七七事变”爆发前中日间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绥远抗战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忱。期间,全国舆论高度关注。
不过,由于通讯手段的落后和交通的不便,只有极少数新闻记者有机会赴前线采访。除了零星的文字报道,民众渴望了解更多战事的详情。方大曾的图片填补了这个空白。
他在1936年12月14日的《绥东前线视察记》中写道:平绥道上的火车在咧风中挣扎了一个整夜,听到车窗外面咆哮的大风,就觉得冷栗,而体会到战壕中守卫国土的将士之身境。啊,冷!冻得死人的冷!
随后的43天时间,在绥远地区的冰天雪地里,他几乎孤身一人骑着马奔波于各战场之间,用相机留下了一个个震撼历史的镜头。
保存重要历史信息
方大曾先后在平津战役、保定战役、大同会战等抗战正面战场中采访。他的照片中主要关注老人、孩子、军人、乞丐、城市、乡村等人文主题。
杨红林认为,方大曾的照片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上展出的56幅方大曾作品中,有很多是反映了1936年绥远战场上戴着防毒面具的抗战士兵。“佩戴防毒面具,说明当时日军已经发动毒气战,而这一点日方一直含糊不承认,方大曾的照片就是佐证。”
然而,从1937年10月开始,后方再也没收到方大曾的任何消息。“自此,人们判定他失踪了。”杨红林说。
失踪后,方大曾所拍摄的大量底片留在了北平的家里,由他的母亲保存。杨红林说,据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回忆,这些底片曾存在两个木箱中,由于涉及抗战题材,为防止日伪搜查,其母将部分底片烧掉,只保存了一箱。
“文革”爆发后,红卫兵到处破“四旧”,方澄敏担心被抄,于是将底片全部交给了单位的红卫兵组织。
“文革”后期,方澄敏居然无意间在单位里发现了这些底片并将底片拿了回来。
20世纪80年代,台湾《摄影家》杂志记者来北京拜访了方澄敏,并挑选部分照片发表。至此,湮没50多年后,方大曾作品重见天日。
记住“方大曾们”
2006年3月16日,方大曾的外甥张在璇将所有留下来的底片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共837张。至今保存完好。
“保存底片很不容易,我们捐献的照片能够保存下来,作为家属也感到很自豪。”张在璇说,“舅舅是热血青年,不顾自己生死记录民族抗战,希望他的精神能够得到发扬。”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杨红林把方大曾作品结集成册,将这些珍贵的图片嵌入历史,帮助后人注目那些鲜为人知的抗战瞬间。他所撰写的《绥远1936:失踪战地摄影师方大曾的抗战纪录》一书也在7日出版发行。
画家陈丹青这样评价:七八十年前,北中国的勇士奔赴沙场,拼杀敌寇。他们不知道北平青年方大曾正在拍摄无数抗日军民的英勇与牺牲;方大曾,也不知道自己即将捐躯,不知道他留下的照片,悉数湮没,长达半个世纪。
方大曾只是若干抗战前线记者中的一位,他们大多已随着战争的远去、时间的消逝而被很少提及。“但我们不应将他们忘记。”杨红林说。
原标题:特稿:战地记者方大曾“归来”[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8-15)方大曾:“消失”的战地记者
- (2015-08-28)卢沟桥事变战地记者方大曾遗作展在澳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