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将促进自贸区总体方案各项任务落地实施
2015-07-07 16: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郭晓萍)记者7日从商务部网站获悉,商务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了国内外媒体高度关切的9个热点敏感问题。在回答自贸区建设问题时,沈丹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充分发挥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各部门加快出台各项配套实施细则,促进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各项任务措施落地实施。
问答实录如下
1、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今年以来的第三次访欧之行,取得了一系列经贸成果。请问当前我国与欧盟在经贸合作方面呈现出哪些新的亮点?
答:近年来,中欧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为双方经贸领域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很好氛围,当前中欧经贸合作呈现出三大新亮点:
一是经贸合作战略对接加速。目前,中国正在与欧盟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3150亿欧元战略投资计划对接,推动中欧产能合作,这也是李克强总理此次访欧的重要议题。例如,“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新工业法国”、“英国制造2050”等战略都强调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倡导的“亚欧互联互通”与构建泛欧交通网络、中欧陆海快线、新欧亚大陆桥等基础设施项目有许多共通之处。再比如“互联网+”与欧洲单一数字市场建设、欧洲智慧城市也建设可以相互促进。中欧双方在各自改革中推动深度对接,将为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创造巨大机遇。
二是中国对欧投资驶入快车道。据中方统计,今年1-5月,中国对欧非金融类投资42.1亿美元,增速高达367.8%,对欧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企业在欧投资大项目不断涌现,例如,中国化工收购倍耐力轮胎等金额上亿欧元的大项目逐渐增多。同时,中国对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涉及工程机械、汽车、地产、航运、电信、能源和金融等多个领域。
三是金融合作前景持续看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盟欢迎中国参与欧洲战略投资计划,释放了与中国加强金融合作的积极信号。李克强总理访欧期间,我国金融机构与欧方签署了许多合作协议,企业间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李克强总理访欧期间,倡议双方用好7000多亿元人民币互换机制,发挥在欧洲的4个人民币清算行作用,健全RQFII制度,这些都将为中欧经贸合作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2、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2015年第六届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请问此次中方参展的有关情况和特点?
答:2015年7月8-11日,俄罗斯第六届国际创新工业展将在叶卡捷琳堡举行。根据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去年5月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将担任本届工业展的主宾国,这也是该展举办六年来首个主宾国,充分说明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是今年双边经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
本次活动以“智造中国”为主题,凸显中国制造的创新驱动概念,是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和创新产业前沿成果首次“走出去”集中亮相,将为此次习主席赴俄出席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峰会营造良好氛围,也是在当前中俄贸易有所下滑的背景下,两国共同采取积极措施,提振两国地方和企业合作信心、保持双边经贸合作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展览既为中国企业领略俄罗斯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卓越的科技水平提供了契机,也为俄罗斯企业近距离认识了解中国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打开了一扇窗口。中俄双方领导人拟共同出席主宾国开馆仪式等主要活动。
此次主宾国展览(中国馆)地方展区由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甘肃等7个地方展台组成,参展企业共计130余家。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中俄务实合作论坛、“中国之夜”文艺演出等商务和文化交流活动。
此次主宾国展览有以下特点:一是参展行业代表性突出,此次中国馆展览总面积7552平米,其中的专题展区由高铁、航天、航空、船舶、电力、汽车、电子、机械、核能、卫星导航等10个板块组成,这10大参。二是参展企业阵容强大,所有参展企业均是通过精心遴选产生。从行业水平看,几乎都是国内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代表了中国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高水平,可谓名副其实的“工业国家队”。从对俄合作看,大部分企业都是对俄合作的“主力军”,合作关联度高,基础好,潜力大。三是参展地方各具特色,此次中国馆专门设有地方展区,共有7个省份参展,不仅在地域上兼顾东西南北,在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也各有优势,充分体现了对俄地方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四是参展展品亮点颇多,将展出我国最新标准高铁动车组模型“和谐号”及高寒防风沙列车模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自主设计的C919大飞机和ARJ-21支线飞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国内最大的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以及蛟龙号深潜船、嫦娥三号探测器等。
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情况大家很关注,请介绍今年1-5月的最新进展情况。
答:今年1-5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各方面建设都取得积极进展。其中涉及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主要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对外贸易方面,2015年1-5月,我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总额3983.8亿美元,同比下降9.5%,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的25.8%。其中,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2439.5亿美元,增长2%,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7.7%;我国自沿线国家进口1544.3亿美元,下降23.2%,占我国进口总额的23.3%。
吸收外资方面,今年1-5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67家,同比增长14.31%;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9.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9%,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额的5.42%。其中,新加坡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3.86亿美元,同比增长5.40%,占沿线国家实际投入外资总额的81.74%。此外,沙特阿拉伯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39亿美元,占比8.19%;马来西亚0.83亿美元,占比2.84%。
对外直接投资方面,1-5月,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48.6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主要投资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尼、老挝、俄罗斯等。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地区累计实现各类投资1612亿美元,约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0%。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1-5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地区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105个,新签合同额251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8.6%,同比增长19.1%;完成营业额22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的44%,同比增长4.5%。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地区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617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244亿美元,分别占到同期业务总规模的43.2%和43%。
对外劳务合作方面,1-5月,我国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的55个国家/地区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万人,5月末在外人数31.2万人,占我国在外出各类劳务人员总数的31.2%。截至5月底,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各类劳务280.3万人,占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总数的36.4%。
4、6月25日,尼泊尔举行灾后重建国际会议。中方宣布了参与尼灾后重建一揽子方案。请问这一揽子方案中的具体措施主要包含哪内容?
答:6月25日,尼泊尔政府在加德满都召开灾后重建国际会议,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捐助会议并宣布了一揽子对尼援助方案,获得尼方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援助方案主要包括中方将集中未来三年对尼泊尔国别援款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尼北部灾后民生恢复、文物古迹修复、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医疗卫生合作及双方商定的其他灾后重建重点领域。同时提供部分现汇援助,定向用于灾民安置。
为实地评估地震灾情、了解尼泊尔重建需求并提出援助项目建议,商务部已于6月初派出三支专家组赴尼,近日专家组已完成现场调研评估任务并编报评估报告。在充分做好上述技术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为切实体现中国政府对尼灾后重建的有力支持,做好灾后重建援助规划对接工作,商务部将会同外交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于7月下旬组派多部门联合代表团赴尼,与尼政府商谈灾后重建援助中长期规划,确定今后3—5年重点项目安排。
5、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挂牌已有两个多月,请问有何阶段性成果?商务部下一步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有何考虑?
答: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自4月21日挂牌以来,深入推进总体方案各项改革创新措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首先,三个省都正在积极全面落实《总体方案》并取得可喜进展。广东省正加紧制定落实总体方案的工作方案和三大片区建设方案,并推动进一步下放省级管理权限,广东自贸试验区3个片区分别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等方面推出多项改革创新措施。天津市发布天津自贸试验区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在金融创新等领域出台多项创新措施,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福建省围绕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制定了福建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重点试验任务分解表以及3个片区实施方案,确定了若干重点试验任务和试验项目,目前大部分已启动实施。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天津市人民政府试点推行“两个随机、一表共用”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随机选派行政执法人员,随机选取抽查对象,统一制定监督检查表格。福建自贸试验区公用信息共享平台已经上线运行,整合27个省直部门数据信息。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在探索建立集中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
其次,各类市场主体高度青睐自贸试验区。今年1-5月,广东自贸试验区区域内新设企业14217家,注册资本5779亿元人民币;天津自贸试验区区域内新设企业4500家,注册资本1062亿元人民币;福建自贸试验区区域内新设企业9296家,注册资本1258亿元人民币。
第三,3个新设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集聚效应明显。5月8日,商务部印发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在自贸试验区正式实施。商务部在总结上海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改革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合同章程备案程序。对于负面清单以外领域的外商投资,投资者可自行选择在投资实施前或投资实施之日起30日内办理合同章程备案,备案时间缩短为3个工作日。1个多月来,3个新设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集聚效应明显。
广东自贸试验区备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70家,吸收合同外资77.73亿元,占同期广东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及吸收合同外资的比重分别达28.76%和45.26%。主要投向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等行业。其中,港澳资企业135家,合同外资58.72亿元,占整个广东自贸试验区比重超过75%,分别为79.41%、75.54%。
天津自贸试验区备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0家,吸收合同外资117.12亿元,占同期天津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及吸收合同外资的比重分别达58.82%和69.42%。租赁业成为外商投资热点,1个月来,新设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45家,合同外资86.84亿元,占整个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比重分别为56.25%和74.15%。
福建自贸试验区备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46家,合同外资31.53亿元,占同期福建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及合同外资的比重分别达71.57%和53.55%。台湾中小投资者青睐福建自贸试验区,区内新设台资企业87家,合同外资6.49亿元,占整个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及吸收合同外资的比重分别为59.56%和20.58%。
下一步,商务部将充分发挥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各部门加快出台各项配套实施细则,促进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各项任务措施落地实施。
6、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后,商务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推动落实?在推动中国企业抱团“走出去”、避免无序竞争方面有些什么考虑?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五个方面采取务实举措来推动落实:一是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加强对企业“走出去”重点国别和产业的指引,特别是要大力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工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二是引导企业开展售后运营维护管理,探索投资、建设和运营相结合的建营一体化合作方式,推进产融结合,使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三是结合制订对外投资合作领域“十三五”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发展方向和重点。四是研究如何运用现有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力度支持支持一些重点项目。五是进一步做好服务和保障性的工作,比如,加大信息服务、政策宣讲和人才培训,加强境外安全风险的防范和应对,加强对外交涉,保障境外中资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等。
为避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恶性竞争,我们主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支持企业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抱团出海、形成合力。现在这方面实际上已经有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比如,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的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由一家或几家企业牵头建区,形成主导产业后再带动国内上下游或关联产业共同“走出去”,就是典型的大企业带动小企业抱团出海的范例。又比如,中国有关企业在境外承揽的一些铁路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建设以及所需车辆、钢轨、信号系统的供货都由不同的国内公司承包,则有利于发挥中国企业整体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管,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等文件,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对如何避免无序竞争已经提出了要求。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介和正面引导,更多地为企业提供国别地区合作信息和指南,并为企业间开展项目对接提供服务平台。
7、商务部在刚刚过去的201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继续推广商品电子追溯体系,请问商务部下一步将如何深入推进全国商品特别是肉菜等食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
答: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开展了肉类、蔬菜、中药材、酒类等产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探索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产品溯源问题,以技术创新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和治理模式创新。截止今年6月底,前三批肉菜试点城市总共在1.1万余家企业建成追溯体系,每天上传数据200余万条;首批4个中药材试点城市已在600余家企业建成追溯体系;8家酒类试点企业已基本建成追溯体系,实现试点品牌酒类商品可追溯。
接下来,商务部将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履行牵头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推动完善相关规划标准,加快全国追溯体系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逐步扩大追溯体系覆盖品种和区域,不断完善追溯网络。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追溯信息互联共享,加强追溯大数据分析应用,更好地为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8、据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4月份下挫22%,今年头4个月,海外出货下降15%。能否分析一下导致我国汽车出口下降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汽车出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年来发展很快,推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出口从2002年2.2万辆到2012年突破百万辆仅用了十年时间。2013年后,受新兴市场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出口开始放缓。据海关统计,2015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33.4万辆,同比下降9.1%,但出口金额达54亿美元,增长4.2%,高于外贸总体增速3.6个百分点,同时,出口单价增长14.7%,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
经初步分析,今年以来汽车出口数量下降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汇率因素。一方面,我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为新兴和资源依赖型国家,受国际油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当地经济走弱,货币贬值,需求下降。去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卢布、乌拉圭新比索和哥伦比亚比索实际有效汇率分别下降11.3%、2.3%和8.8%。委内瑞拉等国外汇短缺,支付能力不足。今年1-5月,我国对俄罗斯、智利、乌拉圭、哥伦比亚汽车出口数量分别下降76.5%、11.1%、26.2%和24.4%。另一方面,日、韩等汽车出口国货币分别较人民币贬值18.5%和8.7%,其产品价格竞争优势明显提高。二是受地缘政局动荡影响,比如,我国对阿尔及利亚和伊拉克整车出口分别下降40.8%和76.1%。三是贸易限制措施频发加大出口难度。厄瓜多尔实行进口配额限制,尼日利亚提高整车进口关税,阿尔及利亚出口技术新法规,我国对其出口分别下降29.6%、55.9%和40.8%。四是汽车企业海外投资建厂步伐加快,实现本地化生产,部分整车出口转变为零部件出口。1-5月,我国零部件出口增长了6.3%,分别高于全国外贸和整车出口5.7个和2.1个百分点。
9、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有何新的进展?双方是否已经明确达成该协定的时间表?
答:2008年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双方正式启动了投资协定谈判,迄今已经举行了19轮谈判。
在2014年的第六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双方设定了“力争在2014年底前就协定文本的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并于2015年早期交换负面清单并启动负面清单谈判”的工作目标。目前双方基本完成了文本谈判的工作目标,就协定文本的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了一致。今年6月8日至12日,第十九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北京举行。双方在本轮谈判中首次交换了各自负面清单出价,并正式启动负面清单谈判,标志着谈判进入了新的阶段。
6月23至24日,在第七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同意将继续积极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本轮对话中,双方均用“里程碑”来形容首次交换负面清单出价这一重大进展,并同意于今年9月初再次交换出价。尽管双方尚未对谈判设置时间表,但都表示将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继续积极加快推进谈判,尽早达成一项互利共赢、高水平的协定。
原标题:商务部将促进自贸区总体方案各项任务落地实施[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15)四川省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 明确三项重点任务
- (2015-09-11)武汉自贸区总体方案研究课题通过专家评审
- (2015-09-11)专家解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 (2015-09-14)国企改革总体方案落地 要求根据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
- (2015-09-15)发改委解读《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